时节已至夏末,气温进入了明显变化的阶段。 天气一天天下降,不再那么热了。 这种季节的变化自然地反映在农业上。 古人留下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秋雨一寒”、“立秋三雨,麻扇高放”、“夏日凉气”等。立秋”、“盛夏暑气不复来”等,直接描述了“暑热”季节的气候变化。 但总体来说,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炎热,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
夏末平均气温一般比初秋低1.5℃左右。 有的年份,华南西部地区8月下旬,日均气温可能连续三天以上低于23℃,影响杂交水稻的开花。 但由于华南夏季炎热仍基本受夏季风控制,华南西部地区最高气温经常超过30℃,华南东部地区超过35℃。 尤其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干旱持续的年份,更能感受到“秋虎”的余威。 进入西北高原,正值夏秋季节。 海拔3500米以上,已是初冬,牧场逐渐枯萎,霜雪日渐增多。 夏末是华南地区降水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变的初期。 此时,中南地区的降雨量往往是一年中的第二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期间还要多。 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季农田用水,必须认真做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 盛夏至秋分,高原地区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 这也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中稻收割的旺季。 总体来说,夏季时节,华南地区阳光依然充足。 除华南西部地区外,阴雨天不多,有利于中稻收割和棉絮的收获。 然而,再过几年,正如杜氏所说,“盛夏已过,烈日已化为雨”,秋雨便早来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每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抓住每一个收获和晒太阳的机会。
各地流传着有关夏季节气的谚语:
立秋时如果不下雨,收成就收一半。 夏天如果下雨,就很难收割(E)
初秋下雨,人们心情愉悦; 夏末下雨,大家都悲伤(安徽、山东、湖北等)
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雨(东北、华北)
酷暑雷鸣,阴雨天气多(东北)
夏季炎热有雷声,秋季有大雨(东北)。 盛夏无雨,干燥至雪底(东北)
夏季有雨,十八水就干;夏季有雨,十八水就干; 夏季无雨,河流干涸(东北)
夏季阳光明媚,河边铁马根枯竭(东北)
盛夏大太阳出,秋旱暴死鲫鱼(闽南)
夏季炎热来临时,风从东北吹来,路通河(闽南)
夏天不热,也不用担心水果打结(闽南)
暑热下雨,稻米中粒(闽南)
夏天的虫子,摇晃眼睛,让眼睛变红(台湾。指凤尾鱼生产旺盛,渔民日夜劳作,眼睛会变红)
盛夏种荞麦,白露观秧(上海)
消暑萝卜白菜(上海)
天气炎热,到处都需要水(上海)
白露节期间,夜晚凉爽,白天炎热(安徽)
酷暑雷鸣,多阴雨天气(华北地区)
夏末有雷,秋有大雨(华北)
热时耳不垂,白露不低。 寒露过后,喂老牛(宁夏)
夏暑来得早,秋分来得晚处暑养生六个小常识,白露期间正是种(冬)小麦的好时节(宁夏)
这是喂牛的粮食(西北)
夏天的时候,豆子和荞麦都带着露水,洁白的。 不要等到播种才有好收(浙江)
夏至,十八河有雨; 无雨时,只有一条河(四川)
酷暑下雨,谷仓里的稻米(河北)
盛夏下雨,粮筐腐烂(河北)
这是立秋时八月最热的一天。 防治病虫害管理好棉花(河南)
暑气过去,热气灭老鼠(江苏)
天气太热,我把老牛拉出来喂它(河南)
立秋种白菜,夏末采新棉(西北)
盛夏时花蕾有效,秋分时花开成桃。 (河北)
盛夏种荞麦,白露观秧(四川)
夏季炎热时保持健康
在“白天炎热、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的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嘴唇烧焦等症状。 因此,不要加太多衣服,避免遮盖,但也不要太冷。 因此,这个季节应注意防燥,并仔细调整饮食和起居。 养生要牢记三个关键词:防暑、防燥、不贪凉。
夏季养生要注意的七件事
1.多睡一个小时
夏季是炎热与凉爽交替的时期。 自然界的阳气趋于松弛和收敛,人体的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变化。 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此时的起居作息要作相应的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一个小时的睡眠并保证高质量的午睡可以让人在冬季到来之前保持精力充沛、保存体力、补充能量。 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阴阳双亏,可能会出现白天失眠、夜不成眠的情况。 因此,晚上可以早点睡觉,坚持午睡的好习惯。 即使睡不着,闭上眼睛放松对身体也有好处。 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点到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下降到最低点; 中午12点到13点,人体的交感神经最疲劳。 统计显示,老年人午睡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因此,中午午睡不仅具有防病保健的意义,而且符合养生原则。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他们更有精力学习和工作,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发生。
2、多吃清热镇静的食物,少吃辛辣,多吃酸味。
“病从口入”,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 酷暑过后,早晚温差开始明显变化。 胃肠经不起冷热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就会相应下降。 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些胃肠道疾病,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 再加上饮食不当,这种不适会进一步加剧,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谨慎。
从健康角度来看,夏季适宜食用清热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等。 、芝麻、豆类和牛奶,但这些食物一次不要吃太多,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体内的肺经也开始值班。 这时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防止因燥造成的损伤。 滋阴生津的食物,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肉等,或补气养生的食物,如黄芪、党参、鱿鱼、甲鱼等。 当然,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作用,可以补充津液。 应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症状。
秋季虽有“贴秋膘”之说,但饮食不宜过于辛辣、油腻,应“少辛多酸”。 少辣是指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此外,不宜多吃烧烤、火锅等,因为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的阳气受损。肺部通过汗水从体内消散。 出来又加重秋燥症状。 多酸强调应多吃酸性食物,如葡萄、石榴、橘子、山楂等,以达到保护肝脏和肺部的效果。
3.避免过早添加衣服
秋季养生小贴士提出“春捂身秋冻”,就是要保持秋季体温不高,以利阳气收敛。 因为热出去了,就必须换寒气。但是晚上外出时要多穿衣服,以保护阳气。 同时,早晚天气转凉,要注意多穿衣服。
4、注意胃部保暖
晚上睡觉时应关闭门窗,腹部盖上薄被。 秋季要注意保暖胃部,防止秋风凉脾胃。 按照自然规律,秋季阴气增加,阳气减少,人体相应的阳气也随之萎缩,以便将阳气储存在体内。 然而,随着天气变冷,很多人会感到懒惰、疲倦,早上赖在床上,白天不爱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困、夏瞌睡中的“秋困”。 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最好比夏季多睡1小时,并保证早睡、早睡。早起。 此外,适当的午睡也有助于解决秋季疲劳。
5.关于运动
不管什么季节,保持活跃绝对没有错。 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气温逐渐降低的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但针对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有所调整。 秋季锻炼可选择快走、爬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锻炼应以“不累”为主。 做一些事情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能帮助老年人一整天保持良好的精力和精力。 运动的最佳时间是早上和晚上。 由于中午室外天气依然炎热,应避免这段时间的户外活动。
6、多开窗,少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就不建议开空调。 《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应尽量多开窗,让空气流通,让秋风洗去夏季炎热时留在室内的潮湿浊气。 室内养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胶树、芦笋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 卧室里还可以养一些叶子大的植物和绿萝等喜水植物,让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水平。 客厅适合种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7.照顾好肚脐
夏季节气过后,天气转凉,人们开始逐渐从防暑降温过渡到防寒保暖。 大家都知道寒从脚来,要想保持健康,首先要养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肚脐眼也容易受寒。 肚脐区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最容易渗透和扩散。 如果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时腹部暴露,或者爱美的年轻女士穿着露脐的衣服,冷空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身体。 如果冷气到达胃肠,就会出现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如果久而久之,冷气逐渐积聚在下腹部,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出现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女性出现痛经、痛经等。 月经不调,严重时可出现闭经、不孕。
炎热夏季食物选择
百合莲子银耳汤:
材料:干百合50克,干莲子半碗,冰糖适量,银耳100克,枸杞少许。
准备工作:将百合浸泡在水中过夜,然后冲洗干净。 莲子浸泡4小时,洗净。 将银耳浸入头发中,然后洗掉。
做法:将百合、莲子、银耳同时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加入冰糖,转小火煮40分钟即可食用(加入枸杞,煮40分钟即可食用)上菜前 15 分钟)。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胃处暑养生六个小常识,滋阴,润肺补气,美容容颜。 真是太棒了。 爱美的女士们请多喝。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