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名15岁女孩仅减重24.8公斤身亡的消息牵动着网友的心。
据报道,女孩已经近50天没有进食,只喝水。 她身高165厘米,体重只有24.8公斤。 她被送往医院时已严重营养不良、呼吸衰竭并失去知觉。 医生诊断女孩患有神经性厌食症。 在ICU抢救了20多天后,她的脸凹陷了,多个器官衰竭了。 最终还是没能叫醒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
她身体焦虑的根源在于,她喜欢的男孩喜欢一个比自己瘦的女孩。
近年来,节食、减肥、身体焦虑现象已渗透到中小学。 当越来越多的人去减肥,难道只是为了健康吗?
这50天里,我只喝水,没有吃任何东西。
15岁女孩小玲的经历被拍成纪录片。
家人发现,身高165厘米、体重一度95公斤的小玲从2021年8月开始消瘦,今年大年初三后的近50天里,她只喝水十五天减肥,不吃东西。
妈妈回忆,小玲最胖的时候是小学六年级,体重104斤。 进入初中后,她要求食物不能有油,“一丁点也不行”。 她不再吃米饭和主食,渐渐地完全不吃东西了。
小玲的体重逐渐下降到50、60斤。 她曾对母亲说:“我想活下去,但我不能接受一个人吃饭。” 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多次绝食抗议。 当她恢复一点力气时,她只喝水,不吃东西。
在医院里,给小玲做CT检查的医生小心翼翼地将她抱到病床上时说:“好轻,就像掀被子一样。” 当时,小玲体重只有49斤,骨瘦如柴,随时可能骨折。
当她刚开始减肥时,家人并没有认真对待。 小玲的爸爸认为女孩子都爱好看,所以减肥了,饿了自然会吃。 他并不认为这有多大危害,也没有太重视,直到他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性厌食症。 在入住ICU之前,她已患有14种相关疾病。
小玲在医院被救出时,皮下脂肪已经消失(新闻视频截图)
据2022年中国减肥网友减肥现状调查显示,59.3%的减肥人群采取节食减肥,节食减肥已成为大众减肥的首选。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疗中心主任陈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多厌食症患者都是从节食减肥开始的。 临床上90%以上的厌食症患者都与节食、减肥有关,尤其是极端的节食、减肥行为,可能会发展成厌食症。
哪些人会患上厌食症? 陈珏表示,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1、过度追求完美,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想要变得更加完美;
2.自尊心低或缺乏自信。 为了获得自信,你认为自己瘦、身材好就会更好看;
3、他有超强的意志力。 一旦他设定了节食和减肥的目标,无论他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如何,即使他很饿或很累,他总是以目标为导向。
内心的幸福感会随着体重的减少而增加吗?
曾经有一位患者告诉陈珏,他刚开始节食时,真的很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好。 当他少吃或者运动时,看到体重下降,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起初我只是想从100斤减肥到90斤,但是当我达到90斤的时候,我似乎就停不下来了。 体重减轻了你会感到高兴,体重不减轻你会感到焦虑,体重增加你会更焦虑。
陈珏说,厌食症的人只是追求减肥。 在成就感或价值感的驱使下,他们的体重越来越减,直到瘦得像一根棍子。
她提醒,不要认为节食减肥失败只是小事。 更深远的危害是,除了发展成厌食症外,还可能演变成暴食症、暴食症。
一项数据显示,节食减肥的青少年中有11.4%会在5年内出现暴饮暴食行为,3.1%会出现饮食失调; 11.6%通过节食减肥的成年女性会在5年内出现暴饮暴食行为; 在男性中,5.5%的人会在5年内出现暴饮暴食行为。
暴食行为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吃下大量的食物,例如平时量的两到三倍,并伴有失控的感觉。 由于节食造成的身体饥饿状态,可能会对碳水化合物和糖有特殊的渴望。
从性格特征来看,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人,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从身体机制来看,体内的瘦素会导致食欲下降,增加饱腹感,而生长素释放肽则会导致饥饿感,增加食欲。 节食减肥后,瘦素水平降低,生长素释放肽水平升高。 体内的激素水平传递到大脑的体重调节中枢,导致食欲和进食欲望增加,导致人们消耗更多的热量,最终转变成暴饮暴食的行为。 它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暴饮暴食后,有些人为了补偿而尝试催吐。
《中国新闻周刊》曾独家报道,一名女子为了减肥,将塑料管插入胃部50厘米催吐。 这种暴饮暴食管曾在电商平台上公开销售。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报道
26岁的小敏长期使用催吐管催吐减肥。 她说自己从小就因为体型而受到歧视。 从节食减肥,到暴饮暴食导致呕吐。 现在已经很难与食物和平共处了,她几乎每天都会暴饮暴食导致呕吐。 长期暴饮暴食、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导致手部麻木颤抖、脸肿大、昏厥。
陈珏指出,催吐是对健康的一大危害。 它会损害食道、牙齿、腮腺、唾液腺、胰腺等部位,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严重后果如抽搐、休克、癫痫发作,甚至心脏骤停。 死。
年轻时减肥,是什么加剧了身体焦虑
陈珏表示十五天减肥,饮食失调人群以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居多,厌食症多在13岁至20岁之间,贪食症多在12岁至35岁之间。厌食症平均发病年龄为16岁、18岁。 23 岁患有贪食症,23 岁患有暴食症。
但近年来,患者群体逐渐年轻化。 陈珏所在医院收治的临床患者中,年龄大多在13岁以上。 近两年,13岁以下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节食和身体焦虑已经渗透到中小学。 初二女生小月因为身材被同学嘲笑。 她节食减肥,结果出现呕吐。 她被诊断出患有饮食失调症,并留在家里不上学。 过度节食导致暴饮暴食,他曾一天催吐五次,导致食道受损、脱发、月经不调。
小月说,节食减肥的风潮在中小学校园十分盛行。 许多女学生会选择不吃晚饭,每天多次称体重,并模仿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把硬币放在锁骨上”、“反手摸肚脐”等做法。 视频秀身材,追求“白、瘦、年轻”的审美。
5月24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起#什么加剧了身体焦虑的民意调查。 参与投票的5.6万名网友中,50%的网友认为瘦白审美加剧了身材焦虑症; 22%的网友认为身体焦虑是受到“世界对瘦人更友好”的异常观念影响; 有网友指出,商家的服装尺寸越来越小,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减肥方法,周围的人不断讨论减肥话题,加剧了内心的身体焦虑。
中国新闻周刊微博投票
陈珏指出,“以瘦为美”的审美潮流正在深刻影响着年轻人。 社交平台上,“A4腰”、“直角肩”、“小鸟腿”、“好女孩不超过100岁”等减肥相关话题和词语不断出现并被广泛传播并推挤,让青少年产生羡慕,争相模仿,甚至造成一种身体过度内卷。
那些不断传播的减肥方法和观念,导致一些青少年只吃鸡胸肉和沙拉,吃完全不带油的食物,有油就用水冲洗。 高二女生小易为了艺考减肥,三天只吃了一根黄瓜。 陈珏表示,这对于尚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既不合适也不科学。
与此同时,在一些社交媒体博主宣扬的“世界对瘦人更友好”的畸形观念影响下,不少学生因为身材肥胖而在校园里受到歧视和欺凌,被冠以绰号、这导致他们通过节食来减肥。
陈珏建议,青少年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个人体形,而应该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以增强自信心。 他呼吁教育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看待“美”和“减肥”,并学会识别媒体传播的不科学、不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减肥方法。 。
(文中小玲、小敏、小月、小艺均为化名)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