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减肥引起的正常反应,而是因为咖啡中含有西布曲明,这是一种禁止添加到食物中、用于治疗肥胖的处方药。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披露,韩某某、洪某某在减肥咖啡中掺入国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并在网上大规模销售。 销售额达到800万元以上,危害了众多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成本8元,售价298元。 减肥咖啡中添加了违禁药物。
2019年1月,上海杨浦公安分局接到某生物制品企业举报称,有人冒用该企业名义生产、销售所谓“减肥咖啡”,牟取非法利润。 警方调查发现,这款“减肥咖啡”的包装看上去颇为正规——粉红色的包装盒上都列出了“生产许可证号”和“卫生许可证号”。
然而,经警方调查核实,举报企业不仅从未生产过这种“减肥咖啡”,而且这些所谓的正规许可证和批准文号也是伪造的。 鉴定结果显示,该产品含有国家禁用成分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兴奋和厌食作用。 此药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并控制剂量。 一旦滥用,会引起失眠、便秘、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胃肠炎等症状。
这种有害的“减肥咖啡”却受到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青睐。
调查中,警方发现全国多地网络社交平台上存在多家销售这种“减肥咖啡”的“微店”。
顺着“微店”的线索,专案组很快找到了该产品在上海的主要“发货人”毛某,并控制了其位于浦东新区的仓库。
警方对毛某等几家“微店”的货源、资金进出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他们最终的上游供应商是来自河南省商丘市的韩某及其妻子洪某。
侦查人员一方面冒充买家在网络平台上联系这对夫妇,另一方面围绕他们在商丘的活动进行调查。
经过多日追踪发现,韩某夫妇经常前往商丘市郊某小区一栋三层小楼。
这座建筑看似普通,但建筑内部始终传来机器搅拌加工的“嗡嗡”声。 此外,货运车辆每隔两三天就会到达,将成箱的货物运送到几公里外的快递中转点。
上海杨浦警方很快确认,转运的货物就是涉案的“减肥咖啡”。
2019年3月下旬,专案组集结警力多管齐下,在河南省郑州市、商丘市、周口市、上海浦东新区同步开展封网行动,抓获韩某等9人。某某和洪某某一举成名。 嫌疑人已被捕并被绳之以法。
警方共查获减肥咖啡5100余箱、12万袋,药品原料(西布曲明粉)约165公斤,生产设备4套,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
一盒售价仅8元的减肥咖啡,以29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从2018年到案发,该团伙已售出超过100万杯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咖啡。
最终,上海铁路运输法院认定韩某、洪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韩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万元; 洪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 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七百万元。
食品安全犯罪形势复杂严峻
近年来,随着治理不断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犯罪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出现新老问题交叉、线上线下交叉等新情况、境内外的交叉、多种犯罪手段的交叉。 新功能。
——“奶酪基尔巴萨”改为“生日”。 一些不法分子不顾消费者人身安全,随意篡改生产日期,谋取非法利益。
上海合益食品有限公司故意篡改积压的“奶酪波兰熏肠”等临近保质期且已过期的产品生产日期,对外销售。 查获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该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工具、设备等,并处罚款301万元。
——“媲美名牌”的自制烤鸭。 在假冒“全聚德”案件中,被告人谭某某等六人未经全聚德公司委托、授权,向林某某等人购买了大量标有“全聚德”注册商标的包装材料。 购买真空包装机、卷、酱料、真空包装烤鸭等,组装加工生产假冒“全聚德”注册商标的烤鸭,并低价向外界出售。
——外卖平台未尽到责任。 2020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异常数据进行监控捕捉。 经查咖啡减肥微商,“饿了么”订餐平台上的两家网络餐饮企业涉嫌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未披露相关信息等违法行为。 经查,上海拉扎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未严格履行平台责任,违反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被罚款23万元。
数据显示,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涉及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8.48万起,药品监管部门查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领域违法案件10.77万起,检察机关查处涉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0.77万起。机关批准逮捕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945起7298人,起诉案件8791起17066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咖啡减肥微商,要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围绕“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未经检验检疫的食品”等问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健康。
食品安全大如天。 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挑战法律和基本道德底线,牵动全社会神经。
针对此类案件,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研究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 全社会要形成抵制假冒伪劣食品的合力,构建及时发现、查处、惩处的有效机制,让假冒伪劣食品无处藏身。 消费者也要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擦亮眼睛,增强判断力,积极抵制假冒伪劣食品。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