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做品牌代工,试图摆脱“山寨”标签的莆田鞋业想做自有品牌,但能否复制下一个“晋江安踏”?
3月29日,莆田鞋业协会发布公告称,“莆田鞋”集体商标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并成功注册。 相关商标注册证显示,“莆田鞋”图形商标由类似鞋带的线条组成“莆田”字样的拼音声母“P”和“T”。
核准产品包括运动鞋、儿童运动鞋、休闲鞋、轻便胶鞋、拖鞋等。注册人为莆田市鞋业协会,注册有效期至2032年2月27日。
简单来说,“莆田鞋”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注册商标是品牌之路的第一步。
据《福建日报》报道,“莆田鞋业”商标的经营管理方为“莆田名牌管理有限公司”,由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
不过,并不是所有莆田鞋企都可以使用这个集体商标。
据悉,莆田鞋业集体商标授权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莆田市生产成品鞋的规范企业; 第二,企业要有自己的品牌; 三是企业近两年生产的成品鞋符合莆田鞋业集团标准。 要求及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 第四,企业必须合法经营。 目前,莆田鞋业已授权16家企业使用该商标。
ZAKER新闻发现,微博上认证的微博“莆田鞋”显示,其为莆田鞋品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博。同时,京东商城已经拥有莆田鞋官方旗舰店,该店位于为莆田鞋业协会指定唯一旗舰店。
店内几乎涵盖了所有鞋品品类,除了运动鞋、休闲鞋,甚至还有拖鞋、男士皮鞋、马丁靴等,价格从69元到599元不等。
在重庆等地,已经有“莆田鞋”线下店。
但“莆田鞋”要想成为品牌,就无法避免“莆田”这把双刃剑。
故事要从莆田鞋的起源说起。
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拥有传统制鞋业的福建莆田步入了市场经济的洪流。
依托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大批台、港、澳、欧美客商来这里投资建鞋厂,为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国际品牌做代工工作和雷霆万钧。
在接海外订单的过程中,莆田鞋企学习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制鞋工人。
于是,制鞋业迅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莆田也从闽中一个不起眼的沿海地区转变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目的地,在全球运动鞋制造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1993年,莆田已有鞋革企业100多家,年产鞋1亿多双,出口1000多个品种,销往30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2月,莆田市共有制鞋及相关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但代工厂的业绩基本由海外订单数量决定,代工厂的利润相对较薄。
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经济形势下滑,海外订单大幅萎缩。 莆田鞋企的经营也因此受到重创。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鞋厂老板和工人开始萌生了制售假鞋的念头靠谱微商买莆田市鞋,出现了一批以卖假鞋为生的人——世人称之为“A”的风险。
造假者通过贿赂工厂员工、获取品牌样品鞋或设计图纸、甚至高价雇佣工厂员工来控制假冒产品的生产。 后来,你甚至可以通过看到该品牌新品的预热广告来判断所使用的技术和材料。
因此,在新品上市之前,经常会出现制作精良、质量不逊色于正品的仿制品。
而且,这套假鞋生产系统经过细化,将假鞋分为等级:A货、A+货、超A货、厂货、货币、正品、正品,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仿真度和工艺品质。
在一定程度上,正品鞋和高仿鞋在制作材料和工艺上的差异非常细微,后者甚至可能具有更优越的工艺和质量。 但如果没有品牌支持,假鞋的售价只有几百元,而正品鞋则要上千元。
即便如此,利润率也比诚信品牌代工大得多。 而且,随着电商、微商的兴起,莆田假鞋泛滥成灾,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假鞋。
因此,假鞋行业在莆田逐渐盛行。 素有“鞋业之都”之称的莆田,也被誉为“假鞋之都”。
从“国内市场上10双假鞋就有9双是从这里发货”、“全球每3双耐克鞋,就有一双假莆田鞋”等不同版本的传闻来看,也明确表明莆田假鞋产业十分发达。
然而,大多数消费者不敢回避的莆田假鞋却是一些鞋主引以为豪的事情。 这主要是根据莆田高仿鞋的假如真程度,工艺和质量并不逊色于正品。
“如果你买的耐克两年没有脱胶靠谱微商买莆田市鞋,那么你可能买的是莆田鞋。”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莆田鞋的质量总体来说还不错。 此次推出的“莆田鞋”商标也是一个品质品牌——“中国最好的鞋,莆田制造”。
成也莆田,败也莆田。
“莆田”的双刃剑体现在,一方面,莆田制造拥有优质资产,即多年品牌加工、模仿积累的制造技术和公益品质; 但另一方面,虽然莆田也做正规品牌加工,但仍难以摆脱“山寨”、“假货”的标签,而这将成为“莆田鞋”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品牌,还是建立自主品牌过程中难以卸下的沉重包袱。
这两个方面哪个更好,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意见和态度。
事实上,莆田市政府在打击假冒鞋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2021年初,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十大商标侵权典型案件中,有多起销售、运输假冒品牌运动鞋的行为被处罚。
但要彻底摘掉“假货”的标签可能还需要时间。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晋江这个同省同时代崛起的代工制造基地,诞生了安踏、特步、361°、匹克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而莆田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制造工艺。 假路?
更进一步,现在国内品牌涌现这么多,“莆田鞋”品牌还有多少机会和市场? 它能否复制下一个晋江“安踏”?
从现在看历史,我们当然可以毫不费力地说,晋江鞋老板的眼光比莆田鞋老板长远得多。
同样也是以贴牌起家,面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晋江鞋老板选择走上打造自主品牌的光明之路,而莆田鞋老板则选择在非法道路上铤而走险。 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从道德标准来看,他们都更高。
但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要知道自建品牌的破产风险其实并不亚于造假企业。 大众看到的只是幸存下来并且表现出色的安踏,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无数没有留下名字、在竞争中倒下的国产运动品牌。
而长期以来,莆田的假鞋依靠电商蓬勃发展,实际上是得到了平台的默许,当地政府对知识产权的法律监管也不像后来那样完善和严格。 在短期暴利的驱动下,选择假鞋制造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但为了更快赚钱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一明一暗两条商业道路,都是这个时代利弊权衡的平行选择。
毕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逐利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的是,莆田鞋业确实错过了推出品牌的好时机。 如今只能以毁誉参半的“莆田鞋”的集体身份打开市场。
奥瑞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运动品牌市场中,耐克和阿迪达斯位居前两位,占比分别为25.6%和17.4%,其次是安踏、李宁、特步和361°,其中安踏占有较大份额。分享。 追赶国际品牌。
这些中高端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上述品牌之间的“混战”。 新兴运动品牌想要“搅局”、撼动当前的大市场格局将更加困难。
而且,“莆田鞋业”商标注册只是第一步。 能否真正形成品牌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由 ZAKER 新闻制作
文/熊跃
编辑/肖邦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