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封面直播“云展”第五站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接触波澜壮阔的中医世界,体验中医的医学智慧。历史长河中的古人。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姜桂花教授的详细介绍下,我们看到了慈禧太后喜爱的茯苓糕、唐代人们使用的牙刷以及保存完好的3000件药用标本。 健脾祛湿、行气化瘀、滋阴润肺,这些封藏在博物馆里的寒性药材竟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疗效,让观众大饱眼福,了解了很多中医知识药品。 知识!
据统计,全网共有67.5万人观看了这场“云观展”《慈禧太后如何保养身体? 参观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直播”。不少网友表示,第一次如此全面、细致地体验中医药的魅力,称“预约了”疫情结束了!
“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展示、传播和普及的平台。 也是中医药文物、中医药文献研究的重要基地。 温江校区新建的博物馆于2018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医史馆内设有中医、中医两大主题展区。一楼为中医药博物馆葫芦养生,二楼为中医药博物馆。
一楼的医学史博物馆陈列着各种古代卫生用具。 一只黑葫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指南介绍,它经常出现在成语中,比如:“你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或“悬壶济世”。 没错,这就是清代的木质药葫芦。 用于盛放磨光的药粉。 它非常轻且易于携带。
据报道,清代木伤药葫芦出土时,经检测发现内壁仍有药粉残留。 可见此葫芦过去是用来盛药的。 据《后汉书》记载,“市上有一位卖药的老人,楼头悬一壶”。 古代的“锅”,现在的“葫芦”。 过去医生用葫芦来装药,后来就有了“葫芦里卖药”的说法。 “什么药”、“悬壶济世”都是成语。
已知最早的唐代牙刷出土
一根10多厘米长的棕褐色小棒,形状扁扁,顶部凹凸不平……在解说员的反复提醒下,记者才猜出这把“中国最早的牙刷”。 这款牙刷由骨头制成,头部稍宽,尽管使用了数百年葫芦养生,仍然圆润光滑。 刷头上整齐排列着6对圆形毛孔(共12个)。
唐代牙刷
据悉,这把“中国最古老的牙刷”出土于唐代墓地,是已知最早的牙刷柄。 “因为它是用动物骨头制成的,所以保存得很好。”
“这把牙刷表明当时的人们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据了解,我国最早的牙科卫生洁具是柳枝。 唐朝末年,人们把柳枝泡在水里。 他们要用的时候,用牙齿把柳枝咬开,里面的柳纤维就出来了,像细小的木梳齿,用来刷牙刷非常方便。
茯苓糕:慈禧太后的长寿餐
到北京旅游,一定要买一种特色小吃:茯苓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滋补小吃,据说是慈禧太后的第一道养生良药。
记者在二楼中药博物馆看到一株巨大的野生茯苓。 姜桂华教授告诉记者,20世纪70年代,这片野生茯苓就在德昌被发现。 重约52公斤!
“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去皮切成小块的茯苓,但茯苓是一种生活在松树根部的真菌,所以它的外观看起来很像松树皮。作为中药,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利尿、镇静、健脾、祛湿,比如爱美的慈禧太后为了保持美丽,经常吃茯苓做的糕点。
在抗击来势汹汹的COVID-19疫情的斗争中,无数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茯苓等中草药在治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黄连、川贝母、北山楂等。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大家一定要争取免疫力,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姜桂华说。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