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个人卫生,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洗澡”。 祖先可能通过地下到河里简单粗暴地解决了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洗澡的习惯。 甲骨文中已有关于沐浴的记载。
对于“浴”字,我们现代的理解是“洗澡”; 而对于“沐浴”这个词,我们大多理解为“把头发和身体一起洗”或者“洗身体”。
在《说文解字》中,古人明确区分了身体各部位的清洁:“洗头是洗头,洗澡是洒身,洗是洒脚护发素 洗发护发,沐浴是洗脚。”洒你的手。”
意思是,“沐”专指洗头,“浴”专指洗身; “洗”专指洗脚,“沐浴”专指洗手。 因为这些词与清洁身体部位有关,所以逐渐被连用。
宋代《仕女浴婴图》
《礼仪·聘礼》记载:“人若作客,三日沐浴一次,五日沐浴一次”。 也就是说,要满足客人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的需求。
古人为什么不把洗头和洗澡同时进行呢?
或许主要原因是沐浴条件的限制。 古代没有取暖器、浴室取暖器、热水器。 光是烧水就很麻烦。 砍柴、挑水、取暖,更不用说冬天洗澡的保暖措施了。 不像我们现在,只要按下热水器上的按钮,打开浴室加热器,一切就完成了。 《红楼梦》中,正月期间,佘月头痒,只能让贾宝玉给她耙头发,用剃须刀把头上的污垢去掉,却无法调动起来。人们给她洗头发。
而且,由于古人强调“身、发、肤,皆为父母所欠”的孝道,所以头发、胡须是不允许剪的(除了南北朝时期,当时男性也崇尚女性,全社会都追求帅哥,男人只剃胡子)。 否则会被视为不孝,所以男女都长头发,洗头发是相当费时费力的。
《妇女史训诫图》副本
01
隐藏在头发中的惩罚和仪式
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窥见一斑。
从周朝到东汉,流行一种刑法,称为“坤刑”。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一部“危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刑法。 据说昆刑起源于周朝。 皇室中犯过宫刑的,可以用坤刑代替宫刑,即将长发剪成短发。 到了秦代,坤刑演变为将罪犯的头发、胡须全部或部分剃去的刑罚。 三国时期,诸葛亮处决了马谡。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手下的士兵,被判处死刑。
曹操行军途中经过一片农田。 他命令所有士兵不得践踏麦苗,违者处死。 于是骑兵们全部下了马,一手牵着马匹,一手拿着武器护着麦苗,小心翼翼地走着。 据说这时,一只野鸡从地里飞出来,吓坏了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 曹操违反了自己制定的军法,应该依法处决,于是请求军判处决他。 军队不能没有统帅。 每当军判敢出手时,曹操就拔刀砍下一缕头发扔在地上以示惩罚。
《三国演义》剧照
古时,男子二十岁,发簪无力,行加冕礼; 女子十五岁,有了簪子,就要举行簪礼。 她会把头发盘成发髻,用冠或发夹扎起来,称为“结发”,象征成年。 读到这里,朋友们一定会想起杜甫的“白发刮短,簪满欲火”,以及《红楼梦》中贾母隆重庆祝薛宝钗十五岁生日的情节。
加冕仪式
02
古代的洗发水
古人既然如此看重头发,那么就应该非常注重洗发护发。 不管礼仪等等,一头漂亮的头发绝对是外表的加分项,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诗篇赞美“云发”。
《太平御览》记载:“(卫子夫)解其头,见其发鬓,大喜,因立为皇后。” 可见卫子夫凭借一头浓密的黑发征服了汉武帝,成功实现了阶级穿越。
那么古人是如何洗头、调理头发的呢?
唐朝以前,人们主要使用草木灰和洗米水(注意,不一定是洗米的水,一般是指洗黍、黍等谷物的水)。
草木灰对油脂和污垢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且廉价易得。 从先秦到唐代,它一直作为洗头、沐浴、洗手、洗衣的通用工具。 即使是女性在月经期间也会使用它。 填充月经布并制作古代版本的卫生巾。
洗粮的水还有去污、滋养的作用。 《礼记·御藻》中,有“木吉与梁”的记载。 这里的“沐”是指洗头发,“江”是指洗脸,“济”、“凉”是指洗小米、高粱等谷物的水。
《礼记·丧志》写道,先秦时期贵族死后,礼仪上规定“王穆良、大夫穆季、士穆良”。 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对此评价说:“谓以米取其汁,以沐浴之”。
也就是说,国王死后,必须用“梁”的洗水来清洗身体; 医生死后,用“吉”的洗水; 士人如君王,则用“梁”水洗濯水。 这种向活人展示的技艺,确实充满了仪式感。
自唐代起,人们就广泛使用皂苷洗头、洗头。 将皂荚整株粉碎护发素 洗发护发,泡在水中,滤出汁液,即得纯天然草本洗发水; 剥去皂甙,刮去里面的油腻软物,可作为洗涤剂使用。
这款皂槐洗发水对于去除污渍、黑发、紧致头发有极好的效果。 就像米汁一样,它至今仍在使用。 但有些人不喜欢它的气味,因此具有类似效果和更清新气味的木槿叶有市场。
皂荚
另外,有钱人家也用猪苓。 多孔菌是一种药用真菌。 当它与香料混合洗发时,能留下浓郁的香味。
Song 的 Jiyu在“鸡肉肋骨”中引入了肥皂的蝗虫在中央中部很少见,人们将“胖珠”用于洗发,沐浴和洗衣。 脂珠又名无患子,可入药。 每到深秋,人们就会采摘肥珠荚,煮熟捣碎,与香料和白面混合,搓成球状,制成古肥皂。
到了明清时期,肥皂已成为富裕阶层洗头、洗脸、洗澡的常用工具。 《金瓶梅》中西门庆家就用过茉莉香皂,《玉香飘妙录》中也记载了慈禧太后用过宫中制作的玫瑰香皂。
肥皂也出现在《红楼梦》中。 比如第21章贾宝玉用史湘云的洗脸水洗脸。 紫鹃把肥皂递给他,贾宝玉道:“这盆里还有不少,不用擦了。”
肥皂是将皂甙与香料、中草药混合,捣成粉末,然后凝结成球,故名。 关于用肥皂洗头,曹雪芹曾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中写道。
房贯被分配到怡红院,成为了春燕母亲的干妈。 每个月的钱她也给了,但她却用女儿剩下的水来洗头。 两人为此争吵起来,袭人“拿了一瓶”花露水、一些鸡蛋、肥皂、发带等,叫一个女人过来交给芳官,并让她去讨要。用水来洗自己。”
《红楼梦》剧照
在这套洗漱用品中,肥皂被视为洗发水,鸡蛋被视为半洗涤半护理品。 明代李时珍在《滨湖简方集》中记载,将蛋清涂抹在头发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冲洗掉,可以去除油脂、鳞屑,使头发光泽。 清代王处同的《练诗》中,多有妇女用蛋洗洗头的记载。
不仅中国古代人认识到鸡蛋的美容功效,外国也同样认识到。 茜茜公主用鸡蛋和白兰地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洗发水来洗头。 她那令人惊艳的长发据说每天要花三个小时梳理,每三周才洗一次,一天洗一次。
03
古老的护发油和定型凝胶
方冠用的花露水是洗头后涂在头发上的护理产品。 不仅能滋养头发,还能使头发服帖,易于造型。 可以算是护发精油和定型啫哩的二合一产品。
在我国,使用发油来滋润和定型头发已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诗经》中就有一首感人至深的诗句:“渤东来,头如飞荚,岂无油膏?何人宜胡须?”
意思是:自从你离家东走后,我的头发变得像干草一样。 不是因为没有发油化妆,而是因为没有让我骄傲的人。 短短十六个字,将“女子寻欢心”的意境表达得既怨恨又可爱。 这里的“膏”就是滋润头发的油。
先秦至秦汉时期,发油一般是在猪油中加入兰花草、蕙兰等植物作为香料制成,故又称“兰膏”或“兰泽”,如“张继《百尊歌》中的“赋”。 她怕兰花膏沾染了她纤细的手指,常派人去收耳环。普通丝绸会被染色。
张骞出使西域后,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包括芝麻在内的许多域外农作物和香料传入中原,引发了餐桌、灯饰等多个领域的革命。和军事。
在时尚领域,从六朝开始,芝麻油就开始与猪油一起作为制作发油、香精的重要材料; 到了唐代,芝麻油已经完全取代了猪油。
宋代,南方特有的各种花卉被开发出来,并纳入发油的生产中。 从此,华夏女子的三千黑发便有了沁人心脾的花香。
《红楼梦》剧照
在众多类型的香发油中,最受欢迎的是“桂花油”(桂花又叫木犀草),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桂花油”。 宋代陈靖所著的《陈氏香书》中有记载。 它的方法。
清晨,如果木犀草花半开,就把花茎摘下来清洗干净。 量一桶,取香油一斤,用手拌匀,放入瓷锅中。 用厚油纸封住坛口,放入大锅中,用浓汤焖久,取出,放在干燥处。 十天后倒出,用手倒出清亮液体,收集起来,密封严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更香。
将这种木犀草油与黄蜡混合,就成为面霜,这也是一种古老的面霜。 它还具有一种不寻常的香味。
这个繁琐的操作是不是让你想起包小姐的冷香丸呢?
随着茶产业的兴起,茶油逐渐融入到美容护发产品的生产中。 到了明代,用山茶油制成的香已经成为闺房梳妆的必备品。
明清时期,制作发油的方法进一步改进:将采摘下来的桂花(茉莉、玫瑰、兰花、蕙兰等芳香花卉和药草都可以用来制作相应的发油)阴干,然后加明矾,腌制一段时间后,压成花泥糊,再放入茶油中,密封,用大火蒸熟,再浸泡一段时间,即得桂花油。在《红楼梦》中不止一次出现。
袭人所用的桂花油,很可能是宝玉这个爱亲手熬胭脂的闲人所调配的。 然而,贾家没落后,嫁给演员的她“没钱买桂花油”。 她只能强忍着这份悲伤,感叹命运的无常。
刨花
除了桂花油外,古代妇女还用木屑水来梳头。
用宽刨在榆木上轻轻一推,细细的榆花就会被刨掉。 将其放入热水中浸泡,会渗出粘稠液体。 然后将液体倒入刨花槽中,用小刷子蘸取,涂在头发上。 头发会变得乌黑、柔软、有光泽,并且易于定型。 能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此外,这种纯天然的凝胶水还具有滋润和乌黑头发的功效。 真正做到造型、香味、保湿三合一。 时至今日,京剧演员仍严格遵循古法,脸颊两侧的鬓角斑块仍用木屑粘着。
京剧舞蹈模特
关于木屑水的起源没有准确的书面记录。 唐代可以说是其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高峰。 当时的妇女先将细竹丝扎成各种发型轮廓,固定在头上。 然后他们用刨花水浸湿头发和假发,盘成一圈,最后用细梳子将它们梳得光亮整齐。 头发干燥后,就可以定型了。
《甄嬛传》中,凌云峰的欢欢既没有发油,也没有剃须水。 她用茉莉花水梳理头发,这也算是一种“替身”。 至少可以起到香发的作用。 真是“练女人水梳头”。 ”。
据说,爱美的慈禧太后对刨花水非常讲究:将香榧、核桃仁、侧柏叶捣碎,用雪水浸泡,最后加入刨花水。
针对她的脂溢性脱发,太医专门给她配制了一个舔头方,里面含有薄荷、当归、广藿香叶、当归等药材。 如此精心保养,老太后即使70多岁了,头发依然乌黑。
依靠皂皂、发油、剃须水等洗发、护发、定型产品,中国古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滋养了三千乌发,创造了各种美丽的发型。 你不得不佩服他们。 古人的智慧。
-结尾-
作者/张丽丽
编辑/雷阡默
今天的推荐
↑ 点击图片享受图书折扣↑
《大宋三百年(上)》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