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睹微商代理商的日常生活,新京报记者卧底了一个号称拥有50万各级代理商的微商团队。 其主要产品为自制品牌面膜。 该公司授权广州多家厂家生产,而这家香港公司诞生于微信业务蓬勃发展的2014年8月。 它是由一位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长春女孩创立的。
卧底期间,一份各级代理经销价目表清晰显示了上述品牌面膜代理商的团队结构。
团队分为四级代理商,其中最低一级是分销代理商,直接面对消费者。 这四个级别的划分是根据购买商品的数量来划分的。 经销代理至少可拿10箱,每箱进货价105元; 顶级代理商需拍5盒(300盒),每盒75元。
这款口罩给消费者的售价为每盒158元,一盒有5片。 这样,顶级代理商以15元的价格进入一只口罩,经过层层代理商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翻倍达到30多元。
事实上,这些代理商赚到的可能并不是这个口罩的“大头”。 新京报记者致电该厂家品牌商,“你可以帮我做一款和某品牌同款的口罩。” 多少钱?” “嗯……成品一公斤110元微商面膜曝光,每块约30克,可装33块,每块约3块钱。 算上包装,每件不到四块钱。”
从这一点来看,面膜的暴利并不新鲜。 这款面膜出现在买家朋友圈的方式着实让微信好友们头疼不已。
微商经营困境
变了味儿的朋友圈先邀熟人再谈“生意”
在微商广告的频繁轰炸下,朋友圈发生了变化。 虽然微商都希望成为两手空空的狼,但大多数低级微商的结果是“钱没赚到,关系却丢了”。
上述品牌的代理商肖敏(化名)是记者卧底期间朋友圈最活跃的微商之一。 “一个新手代理刚加入,一天就接受两个代理!看到你们的进步是我最欣慰的事情!”、“如何吸引感兴趣的代理,并将他们转变为自己的代理,太神奇了!”、“就做吧你想要什么就去做吧,所以我已经等不及了……”
4月20日至29日的10天内,肖敏共发布朋友圈93条,全部都是“事业”。 是我下线每天的进步,也是我对代理成功的感受。
一天发这么多朋友圈,还有朋友吗? 一些微商表示,透支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朋友圈已经成为赚钱的工具。
“你觉得烦,因为你毕竟不想做微商。他们的‘励志帖子’吸引了那些想从中赚钱的人。如果你有1000个微信好友,其中200个是低级微商, “你觉得怎么样?吸引来的就是这200个人。”
说完了大代理商的游戏,那么小经销商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
天涯论坛流传一首现代诗《代理商》:“有的代理商告诉我/为什么我拿到货后没有人买/我说/胡言乱语/好像有人叫我买一样。”
4月初开始配货的小宇(化名)还从事唇彩和香皂的生意。 一个月后,他卖出了8支唇彩,但肥皂“卖得不多”。 他自己用了一张,然后又送人了。 两块。 “我的经验是,现在微商不好做。比如我今天办一个活动,人很少,朋友也很烦人,估计有朋友拉黑了我。”
她加入的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有培训,但她已经没有耐心再听了。 加人的方法,如何互动,如何点赞,每天都在讲同样的内容。
冯凌的经历也代表了一些低层次的小经销商。 去年9月到11月,她真正熬过来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她一共买了100个口罩,卖掉了50多个,全部卖给了亲戚朋友。 剩下的要么送人试用,要么自己用。
小分销商业生态的委屈和流失,也引来不少“微商业务是变相传销”的猜测。
初级经纪人和初级经纪人的对话截图,反映出初级经纪人赚钱很难。
口罩代理商朋友圈晒出的快递单,营造出很忙很赚钱的样子
你的微信朋友圈被口罩捕捉到了吗? 如果没有,可能说明你的朋友圈子太小了。 近日,新京报和青岩智库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84.8%的人在朋友圈见过有人卖口罩。
朋友圈里的“面具”是怎么出来的? 新京报记者发现,通过网上代理公司打造一款全新的“朋友圈”面膜,最快的流程,从公司注册、产品设计到最终产品出厂销售,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一些名字从未听说过的“国际大品牌”炫耀功能、创造概念、争取地位,然后通过层层代理商以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面对微信商家鱼龙混杂的产品,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互联网监管大队大队长李敏建议,微信平台应加强对微信商家的管控,如实施严格审核机制,制定相关规则,增加消费者透明度。 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小微企业就很难走上正轨。
微商的开始
“网红”三无产品引爆朋友圈
说到朋友圈微商,最出名的莫过于90后“网红”周孟涵。 她被曝留学归来打造“网红”身份,积累10万粉丝并卖面膜。 与此同时,她也向线下发展。 数字。 但她的三无口罩差点让一些卖家毁容。
当然,被媒体曝光的不止周孟涵一人。 有媒体调查曾发现,90后女孩王翔宇创办的“菲莉娅”减肥药不仅没有批准的品牌名称、没有质量认证,还涉嫌夸大虚假宣传。 2014年,王翔宇又创制了另一款减肥药“奥斯汀宇”。
不到一年,“奥婷玉”就被网友发现是“三无”产品,买家吐槽不已,比如“吃了一个月没来月经了”、“头晕、腰酸、发黄”等。肤色”。
“奥婷玉”自称是奥玉古纳生物科技(瑞士)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亚洲的主打产品,但该公司2014年3月被曝是在香港注册的空壳公司。
其包装上的制造商也否认其生产过该产品。 “此前已有不少人询问过此事,并向相关部门反映过。” 广州市白云区食药监局也向消费者发出书面答复,称“奥汀鱼”包装盒上的生产地址不实。
即便如此,新京报记者发现,“菲莉娅”的多款减肥茶、面膜仍在朋友圈进行促销和销售。
如果“网红”都不靠谱,那其他“国际品牌”呢?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朋友圈看到一款正在销售的面膜。 该品牌声称获得瑞士V-TALK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委托方为“(香港)威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材料产地为瑞士。 ,包装上没有写委托厂家的名称,而是直接写着“分包工厂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榕树塘南二巷2号”。
面膜盒正面没有汉字,品牌名称上也没有字号较大的“R或TM”,说明该品牌不是注册商标; 盒子背面基本没有汉字。 记者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查询其条码,在国内外条码中均未发现该产品。
而当记者扫描盒子背面的二维码时,显示“威宇(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自豪生产V-TLAK品牌保湿面膜”30ml精华液10片装统一售价:268港币港币。
此外,记者并未找到这家“威宇(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在香港公司注册处。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找不到这款口罩的备案信息。
也就是说,这款口罩没有中文描述,条码错误,也没有备案信息,根本没有在市场上销售的资格。 就是这样一款“漏洞百出”的口罩,正在朋友圈以每盒150元的价格出售。 出去。
微商乱象
足不出户两个月打造“国际大牌”
近日,新京报记者上网体验“足不出户做大品牌”——坐在家里,不到两个月,花2万到3万元,你担任董事长的国际品牌就能卖掉在某个沿海省份。 它诞生于小工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4月24日,在某知名网购平台上,记者轻松找到一家位于深圳的代理公司。 对方承诺花4000元提供创始人身份证和签名扫描件,还有公司的中英文名称,七八个。 几个工作日后,即可协助您注册一家合法的香港公司。
“最近怎么了?很多人都来注册公司了。” 为香港公司做代理已有五六年的马先生表示,近两个月来,已完成50多笔交易。 “大部分都是微商,大家喜欢叫‘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面膜、减肥药、彩妆、护肤品。”
“完成手续后,我们会寄给您全套公司文件,包括‘公司登记证’、‘商业登记证’、‘公司成立文件’、钢印等。” 最快1个月内即可拿到商标注册受理函,此时即可使用商标。
为什么要注册香港公司? 对方解释,一方面是为了打造大品牌形象。 中国人普遍认为那里的产品更好微商面膜曝光,可以作为宣传噱头; 对于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找到你。 如果他们真的投诉,责任可以转嫁给工厂,而你只是品牌所有者。
公司成立后,寻找口罩工厂就很容易了。 网络上,空白包装面膜很多,卖家往往声称是独家配方的自制产品,而一些销售自制面膜包装的卖家则接受定制。
新京报记者发现了一款名为“玻尿酸强效补水蚕保湿面膜”的产品。 卖家位于广州,自称是自己的生产厂家。 “可以使用自己的品牌和包装,5000张以上每张1.1元,签订合同后支付‘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使用费5000元,约1200张元备案代理费就可以了。”
卖家对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充满信心。 “我们各种证书、执照都有,产品肯定是安全的,拿去药监局检查是没有问题的。”对方表示。 包装上的生产厂家是我们,而且我们也参与备案,所以产品质量“完全可以放心”。 。
事实上,在网上,1.1元的贴牌产品并不是最便宜的,最低的价格也只有0.3元左右。
找人做包装比较容易。 以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规格和材料为例,每个口罩的包装价格约为0.2元。 图案设计完成后,需额外收取1000元左右的印刷制版费。
粗略算一下,从一无所有到拿到我们自己的国际品牌的面膜产品,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按照1万片的产量计算,平均每个口罩的成本约为2.5元,产量越大,固定成本摊薄越大。 如果选择加工成本更便宜的成品,单位成本的芯片成本可以轻松降低到两元以下。
担心微商
传销式促销 4元口罩价格翻7倍
层层代理、加价是朋友圈常见的“金字塔营销”销售模式。 一款出厂价4元的口罩,经过层层代理加价,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已经突破30元。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