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微商品牌网
2024-11-26 08:36:55项目强 产业强 莆田强
打开福建地图,从省会福州往南一百多公里,就是莆田,再往南近一百公里就是泉州。位于福建中部的莆田,地处福建经济最为活跃的沿海福厦“黄金走廊”上,近年来依托制鞋业的崛起闻名于全国。
“全国十双运动鞋就有一双产自莆田”,莆田鞋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签。但这座位于泉州与福州之间,有着独特的地缘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城市,并不只有制鞋业。
2024年前三季度莆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408.02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跑赢全省5.5%和全国4.8%的平均水平。数据显示,莆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力。
前三季度,莆田第二产业增加值1165.79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超过六成实现增长,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
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莆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及现有产业基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莆田,这座面积只有北京的1/4(4127.7平方公里),人口约340万的“宝藏城市”,正凭借自身的务实和敢干,走出一条加速质变的发展之路。
2024年10月30日,第七届世界兴安同乡恳亲大会暨第八届世界莆商大会召开。图源:洞见莆田
加速质变的“鞋都”
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荔城”“莆阳”“兴安”“莆仙”。早在新石器时代,莆田境内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明洪武二年改称兴化府,隶福建行中书省。建制至今1500多年,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
因历史悠久,如今的莆田依然保留着丰富的古迹,据统计莆田境内保存着11处全国文保单位。莆田因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被不少旅行者称为“宝藏城市”。
但真正让莆田声名鹊起的是莆田的制鞋业。2023年6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发文,授予莆田“中国鞋都”称号。去年,莆田制鞋业规模产值达1200多亿元,鞋年产量16亿双,占福建省1/3、占中国近1/10。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莆田就开始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耐克、阿迪达斯等众多国际品牌就是从这里走向全世界。莆田也借此建立起完整的鞋服业产业链,形成产值规模超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从业人口达到50多万人。
截至目前,莆田拥有4200多家制鞋及配套企业,自主品牌110余个、代工品牌60多个,是众多知名运动品牌重要生产基地。以至于有一个说法:要判断一个鞋类品牌是否是世界顶级,要看它是否在莆田设有代工基地。
然而,20世纪末金融危机的爆发,海外订单减少,莆田的鞋厂受到极大影响,许多一直从事代工却无品牌、无设计能力的莆田鞋厂选择走上低成本的“仿制”道路,让“莆田鞋”成为“高仿鞋”的代名词,直接影响了莆田本土品牌的发展。
莆田很早就意识到不能永远走“仿制”道路。早在2011年,莆田市开始打击假冒、侵权鞋服,“凡是造假的,涉案金额5万元以上的,送公安处理”。2019年2月开始,莆田市市场监管局把运输和邮寄侵权鞋服的行为,列入故意侵犯他人商标的范畴。莆田警方创立了“六打”制售假鞋工作法,持续遏制制售假鞋乱象。
业界认为,重拳打击假冒、侵权鞋服压缩了制假售假空间的同时,也为当地制鞋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新契机、新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提到,莆田制鞋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成本控制上,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产品设计、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特别是中高端市场发展比较快,这是莆田制鞋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事实上,近年来莆田制鞋产业已经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莆田先后制定《加快鞋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关于促进鞋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围绕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2年初,在当地政府的牵头和引导下,由莆田市鞋业协会申报的莆田鞋业集体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这是福建省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给当地鞋企带来转型信号,许多鞋企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今年以来,莆田继续完善“莆田鞋”团体标准体系,扩大“莆田鞋”团体标准实施覆盖面。莆田市鞋业协会会长陈文彪说,只有自主品牌,且在产品物料、价格等方面达到标准的企业,才有权使用集体标识。
厦门大学经济系教授丁长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莆田鞋在全世界很有竞争力,最早的做代工(OEM)、做贴牌,想要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做大做强莆田的品牌。他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非常重要,把传统的鞋服产业高端化、高附加值化、品牌化,也是当地想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业内人士提到,莆田不少鞋企正通过技术、材料、设计等一系列创新,实现从代工生产到研发设计、自创品牌的转身。现在,整个行业正在积极探索莆田鞋“1+N”创牌模式,通过做强“莆田鞋”区域品牌,带动了企业聚焦细分赛道自主创牌。
此外,部分莆田鞋企还加速并购国际知名品牌,新协胜鞋业并购英国norman walsh品牌、富力集团并购火箭狗品牌,借力“品牌并购”迈出新路径。
据了解,莆田下一步将建立“莆田鞋”项目信用机制,持续完善“莆田鞋”标识企业使用进出机制,引导鞋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中国鞋都・莆田”产业名片。
莆田城市夜景。图/图虫创意
项目强 产业强 莆田强
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在于发展制造业。正如美国作家詹姆斯P・沃麦克在《改变世界的机器》里提到:“一个国家要生活得好,首先必须生产得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的强盛。对于城市而言同样如此。
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的莆田,除了制鞋业之外,还拥有电子、化工、机械等多个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为莆田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49年的0.6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070.73亿元,年均增长8.8%。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莆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到2011年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7年GDP总量突破两千亿元大关、2023年迈上三千亿元的新台阶,201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7.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但一座城市想要实现跃升,显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产业。近年来,在传统产业加速升级的同时,莆田也瞄准软件信息、电子信息制造、北斗卫星等主赛道精准发力,新兴产业集群崛起的势头已现。
产业创新要靠科技创新来支撑,产业高地必然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日前,莆田市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均为工学博士的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与市长戴龙成,共同担任市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了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规划建设莆田科创集聚区(科创城)。
而于次日召开的莆田市科学技术大会暨创新战略工作推进会,提出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有特色、有支撑、能孵化科创企业的工业园区,持续推进“一产业链一研究院”建设,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据悉,莆田目前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36个;现有发明专利2202件,拥有国家专利奖6项、省专利奖31项。截至2023年,莆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9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达到127家,6家企业团队入选省产业领军团队。
聚焦科技创新的同时,莆田也在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上不断发力。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在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点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以及接连赴涵江区、仙游县、荔城区等地调研时,都强调: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莆田市市长戴龙成一上任就奔赴各工业园区调研走访,强调要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莆田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提供强力支撑。
当地媒体报道称,2024年还剩不到两个月,拼经济的关键时刻,莆田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项目强,产业强,莆田强。
事实上,莆田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成效显著。今年前三季度,莆田10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3.2亿元,330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4.7亿元,均超序时进度。近日,莆田更是集中签约2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96.1亿元,其中有8个单体投资额超过10亿元。
近年来,莆田把开放招商作为“天字号”工程,揭牌莆田市招商局,设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招商分中心。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境外省外招商,先后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洽谈对接项目,组团带队赴欧洲、南美、中东等地拓展海外招商。
丁长发认为,莆田在“亲情招商”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他说,国内外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是莆田人,像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有多个企业家祖籍是莆田,国内也有不少莆田籍的成功企业家,如果能够做好亲情招商、乡情招商,对于莆田的经济、产业发展会有不小助力。
曾刚表示,莆田人的家乡观念“蛮强”,以前可能因为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不少人选择去外地,甚至海外打拼,如果家乡投资环境足够好,相信他们也愿意回家乡投资。他们善于开拓市场,做事情比较敢干,也比较灵活高效,对发展新兴产业非常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媒体提到,莆田夹在福州和泉州两大万亿级城市之间。福州和泉州作为经济发达城市,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经济链条。这对莆田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曾刚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对于莆田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说,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比较明显,对于莆田的发展而言是巨大机遇。他以位于珠三角的东莞举例说,东莞处于深圳和广州之间,但东莞的发展也非常不错,华为终端的总部中心就位于东莞的松山湖,并且聚集了一大批民营的高科技企业。
在他看来,莆田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比如在城市空间、要素成本、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上政策上的灵活性,在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方面“是具有优势的”。他说,最关键的是要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同时,聚焦“小而精”的新兴产业,未来是能大有作为的。
“GDP不一定一下子能达到万亿的规模,但在‘十五五’期间迈上5000亿元台阶可能性非常大,这个目标应该是不难实现的。”曾刚说。
丁长发提到,莆田市委、市政府近几年不断优化当地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软硬环境,筑巢引凤,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肯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