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却这样说道:“你别以为我是一个傲慢的人,我从来都不是。至少,在弘一法师的寺庙围墙外,我是那么谦虚。”
作家林语堂也说:“李叔同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也是最独特的人,最隐居独立的人。”
李叔同似乎是那个时代优秀文人心中的偶像,文化先驱。
李叔同的前半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享受着一切荣耀和辉煌; 他的后半生,是庄严肃穆、平和的。
他有一种超然、独立的气质。
他是一个活到极致,追求灵魂完美的人。
1、英俊少年,惊艳绽放
李叔同188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富官商人家庭。 其父李时珍与李鸿章、吴汝纶并称为晚清三大才子。 后来辞官从商,成为金门富翁。
李叔同出生时,母亲17岁,父亲71岁。 据说,当时有一只喜鹊把一根松树枝带到了产房。 人们相信这是佛陀赐予的吉祥礼物,孩子将是非凡的。
李叔同一直随身带着这根松枝,陪伴他走过曲折神奇的一生,不曾离开。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李叔同有一对“佛系”父母。 佛教家风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佛教的“种子”。 谁也没有想到,这颗种子后来会长成中国佛教的历史。 一朵壮丽的花。
当他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 李鸿章前来吊唁并主持葬礼。 第一次见到李叔同时,消息灵通的李鸿章惊讶道:“此子将来必成天才。”
或许是屡次的夸奖,让家人开始更加关注李叔同。 他的哥哥李文熙对他的监管近乎严厉。 做功课不能马虎,日常处事也必须谨慎,不能狂妄。
孩子们聪明活泼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导致李叔同从小就沉默寡言。 但这样的言行、耳边的提醒,正是李叔同对这块璞玉的锤炼和雕琢,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李叔同自幼饱读诗书。 8岁时,他就背诵了《名贤集》中的那句朗朗上口的台词:“白马高高抵万两黄金,非亲戚来求亲。一旦马死金尽,亲人如陌生人。” 大家都惊讶他是个天才。
15岁时,他写下了“人生如西山日,财富如草霜”的名句。 一看,这就是李叔同的才华名片,也确实让他被誉为“麒麟才子”。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种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佛说,一切皆在身外。 事,人生之月,如满月和残月。
此时,年轻的李叔同也开始“叛逆”。 他要拿起才华之矛,挑战世界之盾,挑战陈规,表达自我。
他开始喜欢看戏、唱戏、配角、逛戏院,成为铁杆影迷,甚至喜欢客串“一显身手”,自娱自乐。
他经常去“天仙园”,那里有最亮的明星——杨翠喜。 他必须每天都来。 舞台上的她,笑容低沉,双眸美丽,歌声悠扬。 他下了台,痴情地看着对方,踩着对方的脚,鼓掌叫好。 演出结束后,他提着灯笼,一路闲聊,依依不舍地送她回家。
当他们谈论歌剧时,他立刻变得精神抖擞。 他没有学过歌剧,却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对她的歌声和肢体动作做出精辟的点评,让她印象深刻。 而且杨翠喜也很聪明,很有灵性。 经过他的指导,他的技术不断提高,越来越受欢迎。
两个刚刚开始恋爱的小男孩和女孩有着相似的兴趣。 也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爱。 但两颗心却越来越近。
但现实太残酷,杨翠喜太红了,可惜她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 不法官员将她卖入官宦之家,美人从此销声匿迹。
年轻的时候,你不知道悲伤的感觉,因为你不懂爱。 以后,李叔同尝到了失去爱情的痛苦,才体会到了爱情的美好。 爱过之后才懂得更多,他终日以泪洗面。 纵然有种种痴情,又怎抵得上现实的无情。
他写有《菩萨曼》两首诗:
“夕阳小雨过后,树叶上的秋痕薄薄的;我怕悲伤,悲伤的话语不忍羞愧。”
“狂魂一扭,欲化蝴蝶,帘外花荫下,梦朝香。”
至此,那部剧中才子佳人的苦难被李叔同演绎得淋漓尽致。 毕竟情如朝露,不羡鸳鸯神仙。
2. 见一切繁华,走向和平
初恋失意的李叔同并没有变得颓废。 相反,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上,提高了自己的学业。 他学的是八篇作文,格式要求非常严格。 别人都按规矩写,他却总是满脑子都是文学思想。 他觉得纸不够写,就在一格里写了两个字,随意写,不拘一格。 他被称为“李双兴”。
他的思绪敏锐而愤怒。 科举时,他批评八篇文“无理而出行军,故无谋”。 他批评大臣们“不学军事技能而敢于带兵;不精通会计而敢于管理财务……”
他批评时弊,得罪朝廷,考试落第。
他支持1898年的维新运动,追随光复,并刻下“南海康君为吾师”印章,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结果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康良流亡,李叔同受到波及。 为了躲避灾难,他带着家人逃到了上海。
当时他已经结婚了,他的妻子于氏是一位富商之女,端庄贤惠。 李叔同与妻子于的关系很薄弱。 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名人一样,他鄙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因为她是父母之命做媒人的。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颜值兼备的风流才子。 当他来到醉人、冷艳、优雅的上海时,如鱼得水。
他穿着鲜艳的衣服,气质优雅。 他为自己的美人赋诗,与才貌双全的名优荟萃,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别吵了,玩游戏吧。” 他不关心家族生意,拥有巨额财富可以任性挥霍。 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多么的幸福。
他流连于浪漫的地方,但学习上却从未落下。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洋公学,成为蔡元培最喜欢的学生。 在“上海学会”这个人才辈出的新兴学术组织中,他以其出色的文学才华始终位居第一。 霸气十足的他征服了整个上海,开始了他的坑蒙拐骗生活。
他是第一个将《诗经》融入西方音乐的人,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他像学者一样有说有笑,加入“城南文学社”,结识了文坛翘楚许焕元。 他以文交友,与徐寰远、张小楼、蔡孝祥、袁希濂结为金兰结拜结拜,并称“天涯五友”。
他是奇才,多才多艺,书法独特,金石篆刻精良,高级业余爱好者,开讲习班,写剧本,登台表演……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女扮男装,出演《 《茶花女》,减肥、剃掉胡子。 凭借着纤细的腰肢,他的表演令人惊叹,义演极其轰动。
他一脸朝气,骂了方丘。 他是上海最耀眼的明星。 他的学生丰子恺写道:“那时他把头昂得很高,眉宇间透露着俊美。”
他出道时正值巅峰,举世无双。
赴日留学前,他写下了巅峰之作:“二十篇文章,震惊世界,空谈到底有何意义,长夜寒风中睡不着,如何拯救众生?”众生不伤我心?是祖国,我怎忍心辜负?” 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 之后东渡日本求学,后来成为中国最有才华的老师。
一天晚上,他最好的朋友许焕元来和他告别,站在门外:“我家破产了,我们一会儿再见面。” 说完这句话,他就眼含泪水离开了。
李叔同心情复杂,便请妻子弹琴,当场写下《送别》:“长亭外,古道旁,青草连天。晚风吹柳笛”。 ,夕阳西下,天涯海角,知心好友已半散,余欢随一瓢浊酒而去,今夜别睡寒。 ”。
这首《告别》让人心痛不已。 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美好的,悲伤的,美丽的,一百多年来一直蔚为壮观。
朴树唱着《告别》,唱到一半就泪流满面。 他说:“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歌,死在那里也值得。”
在李叔同传世的所有佳作中,我们都能看到他的气势磅礴、情感丰富、潇洒野性、胸怀满谷、工具非凡。 《别》的悲伤,或许是他骨子里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也是他对生活变迁的反思。
他站在人生巅峰,经历过巨额财富,而且才华横溢,才华横溢。 这是别人几辈子都得不到的生活。 但他觉得生命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他从小就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 有一次,他正在和朋友夏北尊聊天。 夏北尊突然道:“做俗人毕竟不彻底,单纯出家也太爽了!”
说者漫不经心,听者却深受感动。 后来他说:“我出家,多亏夏居士的帮助,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无论才华、名誉、爱情,半生繁华,半生风流,在红尘中大做文章,潇洒而去。 他选择在风华正茂的时刻毅然放手,改写余生。
3、看透红尘,天满地心月圆
1916年,37岁的李叔同写道:“一花一叶,孤香清净。不受暗染,成就智慧。” 入山斋戒后出家为僧。
1918年,他的日本妻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中国,要求见他,他答应最后一次见她。 这一天,西湖上的气氛十分凝重。
对面来了两艘木船。 两人站得高高的,僧袍庄严,她的神色悲伤。
当两艘船靠近时,她盯着它们看了很久,说道:明天,我就回中国了。
他说:好的。
她泪流满面:舒童……
他说:请叫我弘毅。
她沉默良久:弘一大师初见女装,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他回答说:爱就是慈悲。
说完,他就转身,再也没有回头。
她泪流满面。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他写信给她:“人生短短几十年,结局总会到来,现在我们只是前进,我们迟早会分开,希望你能看透。”
“你很了不起,请咽下这杯苦酒,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想,你的身体里,并不是一个庸俗、懦弱的灵魂。”
《商阳赋》中豫章王萧启对妻子说的话:我不会允许我的公主懦弱。
国王需要他的女人足够强大; 佛陀需要女人足够爱他。
面对妻子,弘一法师冷酷而决绝,“只有深历红尘的人,才能如此坚决地放弃红尘。” 他横跨物质与精神世界,勇敢走向灵魂的最高点“探索生命的真谛”。 他开始了他的世界各地的灵魂之旅。
入佛之后,大家都以为他因为天赋和灵性,会选择轻松的禅宗,但他却选择了戒律最为严格、死板的律宗。 他开始以戒为师,吃简单的饭菜,吃清淡的食物,午饭后不吃东西。
有一次,他和朋友聚会,12点的时候人还没到,他只喝了水。 等大家都到齐了,他坚定地说:午饭后我就不吃了。 让所有朋友都感到羞愧。
欧阳雨倩和他是好朋友。 约定的约会结束后,他闭门拒绝:你迟到了五分钟,不见了。 欧阳雨倩知道他的脾气,只能转身离开。
他着手复兴律宗,编纂佛经,讲学周游,经受风雨,孜孜不倦地工作。
小时候,父亲在家里挂了一幅大对联:“惜食,惜衣,不惜富贵”。 他一生都牢记这一点。 出家后,他不忍心浪费一粒米,他把“珍惜”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出家二十多年了初见女装,我还用着出家时带的东西。 一件和尚的袈裟已经穿了十几年了,是从垃圾堆里捡破布修补的。 当别人索要书法时,他把剩下的宣纸全部归还,一点也不浪费。
58岁那年,弘毅给自己起名“二宜老人”:老了无所事事,不言而喻,一文不值。
这是自嘲,是生活的简单,是对极致丰富和完美的追求。
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何过得如此悲惨? 田沁鑫导演说:“他是幸福的,每次受苦,他都会变得更好,他要努力做人,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在努力做人。”
最终被尊为律宗第十一祖。 这样的辉煌,与他前半生的荣华富贵相比,才是他真正的理想追求。
“一切表象都是假的。”
4. 欢乐与悲伤的交集
1942年秋,身患重病的弘一法师提前写下了遗嘱,反复嘱咐将遗体放在佛龛中时,将其四足下盛有水的碗中,以防止蚂蚁和昆虫攀爬。火葬时被烧死。 他从容地安排好自己的遗事,一一辞别挚友,念佛,写下了最后的书法“悲欢离合”。
当弟子叶青向师父行礼告别时,抬头一看,只见墙上挂着一根松枝。 那是喜鹊出生时叼着的松枝,伴随了他一生。
中国传统文化大师南怀瑾说:“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弘一法师的伟大,并不局限于他的传世作品或杰出的艺术成就,而是在于他强大的生命力和自制力,使他能够活到极致,完成自我实现,追求高尚的人格。
他最喜欢的学生丰子恺把人生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物质是好衣食、荣富、孝子、慈孙,这就够了;
第二种精神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第三个灵魂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仅仅满足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是不够的。 它必须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弘一大师是第三境。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