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成分表
1. 护肤品4大成分
在护肤领域,无论是膏霜、乳液、乳液还是面膜,整体成分可分为四大类:主成分、保湿剂、活性成分、防腐剂。
2.排名越高,内容越高。
所有成分按含量和浓度从高到低排列。 含量小于1%的成分可以任意排列在最后一个含量大于或等于1%的成分之后。 如果你查看一下你所拥有的护肤品的成分表,你会发现水被列在了第一位。
3.排名顺序与重要性无关
例如,水和甘油常常被列在前面,但它们主要起溶剂的作用。 许多活性成分在成分表中都排在水后面,但它们发挥着重要作用。
4、成分命名规则
所有成分均使用标准名称——INCI名称(ature,又称化妆品原料国际命名)。 如果暂时没有INCI名称,则使用通用名称。
成分不能使用修饰剂。 例如:XX。 提取物,如果写成“天然XX提取物”或“法国XX提取物”、“有机XX提取物”等,是不允许的。
所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必须使用简体中文标注成分表。
5. 香水是一种混合物
香精中的香料、辅助成分、载体等均可作为成分,表述为“香精”。
6、不管是什么样的“水”,它就是水。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看起来有档次,很多护肤品都会说添加了深层海水和矿泉水,但实际上都是水。
7. 酒精并不那么可怕
很多人对成分中的“乙醇”有抵抗力。 事实上,酒精并没有那么令人发指。 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可以借助酒精充分溶解。 只要溶解度合适,就不会造成皮肤损伤。 还可以减轻炎症,提高护肤品的渗透效果。
常见的护肤成分:
(1)保湿产品:透明质酸、甘油、丁二醇、神经酰胺、鳄梨、矿物油、尿毒素和矿物元素等。
(2)美白产品: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烟酰胺、曲酸、氨甲环酸、甘草提取物、熊果苷等。
(3)抗衰老: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烟酰胺、肽、氨基酸肽、玻色、神经酰胺、大豆异黄酮和酚类。
(4)祛痘产品:羟基酸、水杨酸、辛酰水杨酸、过氧化苯甲酰、杜鹃酸、葡萄糖酸辛酯、烟酰胺等。
(5)舒缓镇静:积雪草甘油、神经酰胺、红没药醇、卵磷脂、鳄梨油、洋甘菊提取物、芦荟汁等。
●防腐剂:
护肤品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更容易滋生微生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污染护肤品。 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化妆品中含有防腐剂还是有必要的!
苯氧乙醇、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多元醇等都是常见的防腐剂,通常单独出现或共同添加形成防腐体系。 这些防腐剂的浓度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不能超过1%。
如果有些成分列在防腐剂之后,添加量肯定会低于1%。
●增稠剂:配料中如有黄原胶、阿拉伯树胶等名称为××胶的成分,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名称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等成分,或与这些成分的聚合物。名字中的XX,XX共聚物的80%是增稠剂。 大多数产品的增稠剂总含量不超过1%。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些凝胶、凝胶和少数防晒霜含有超过1%的增稠剂。
●香精:香精的添加量很低,一般小于1%。 不过,现在消费者对口味相当抵触常见护肤品,商家通常把口味放在最后而不是放在前面。
根据1%的分界线,可以帮助确定活性成分的添加量,帮助判断一款产品的效果,避免被广告所迷惑。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添加量低于1%就不会产生效果。 比如前面提到的视黄醇(A醇),添加量为0.05643%,已经是国家指导的最高添加量了。 著名的美白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377)常见护肤品,添加0.5%就已经是很高的量了,如果再添加,刺激性还会增加。 对于大家所熟悉的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来说,0.5%的添加量已经算是很高了。 如果再添加的话,材料会很粘。 1%的分界线只是辅助判断成分浓度的一个点。 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认为低于1%就完全没有用。
▼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