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来源:互联网
2022-07-03 19:37:26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22年医改怎么改?医疗资源如何更加均衡地惠及全体人民?
下沉!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省
出于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向往,和对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不信任,一部分患者生病后不管大病小病总要往大城市大医院跑,增加了大医院的负担。同时,这也加剧了医疗领域的“马太效应”,大医院实力越来越强,中小医院医生、患者严重流失。
北京某三甲医院李医生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各省区市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患者和家属盲目跑大城市大医院确实没有必要,“疫情条件下很多外地患者不方便进北京,只能在当地解决,很多的常见病甚至是稍微复杂的病,当地三甲医院足够解决。”
深化医改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第一条就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发挥省级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对于广大患者来说这无疑是利好,优质医疗资源今后会离家更近,真正可以做到“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说,为实现在家门口就医,远程医疗等先进技术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病人留在县里面,就要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现在农村互联网已经较为普及,上级医疗机构跟下层医疗机构怎么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好的医疗资源送到下面去,就需要大力发展远程医疗。现在医疗技术发展了,AR技术发展了,这方面应该要有所作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增强市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件明确,每个省份在2-3个设区的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加强医联体建设的关键是让大小医院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是一致的,大医院才可能不断地把人才、技术往基层延伸,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好的治疗。目前共同体做得比较成功的还是福建省三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院是共赢的。”
而在实践中,一些地区已经作出有益的探索。在湖南省石门县,乡镇基层医院背靠实力强大的县级综合医院,借助医共体资源,真正做到了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基层。
湖南省石门县易家渡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侯清武说:“依托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平台,借助他们的技术服务力量,我们开展了远程心电图,远程影像(DR、B超)、远程会诊。每周县人民医院安排专家到我院坐诊,教学查房,业务培训,做到了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医生也被列入了深化医改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在文件中明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服务,有序扩大家庭医生队伍来源渠道,创新服务方式。
侯清武告诉记者,做实做细家庭医生这项工作,老百姓盲目就医、无序就医的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居民患病后为什么要往大医院跑?因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让家庭医生与居民建立联络渠道,建立稳定的、信任的服务关系,居民患病后有可咨询的对象,才能逐步实现分级转诊,防止盲目往大医院跑。”
保供!强化新药、短缺药、罕见病用药的保障能力
罕见病区别于常见疾病,世卫组织把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065‰—1‰的疾病或病变。我国有超过2000万名罕见病患者,而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可以说罕见病也变得不那么罕见了。罕见病患者的背后难免会有一段辛酸曲折的故事。许多罕见病患者通常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确诊,而治疗费用则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今年全国“两会”,“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办日前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也提到,要加强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李玲告诉记者,虽然短缺药、罕见病用药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善,“国家这些年非常重视罕见药、短缺药的定点生产以及保障供给,国家集采为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更多药被纳入了医保,尤其是重大疾病的药,癌症的药、罕见病用药被纳入了医保。”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多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40多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开始,更多药品有望纳入医保报销。今年的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在调整目录外药品中特别提到今年6月30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以及“罕见病治疗药品”,足见国家对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品申报的重视。
在东南大学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看来,罕见病用药、短缺药不单纯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医保基金应该做好平衡和取舍,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医学目的,罕见病存在就需要去攻克它,也要支持企业创新一些罕见病的药品。但从医保角度来看,可能要看有多少钱,医保的承受能力有多大。因为医保是一个参保人的代理人角色,医保要扮演好这个角色。”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被纳入医保范围内的罕见病药品还是少数,光靠国家医保并不现实。总体上看,罕见病药品的使用量很低,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生产销售,关键是找准方法从而激发医药企业研发罕见病创新药品的动力和积极性。
国办印发的文件提到,要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北京某三甲医院李医生说,为了支持创新药、罕见病用药、短缺药的生产,他希望更多的医疗机构支持国产药,“在目前不能被‘卡脖子’的大环境下,确实也希望不管是哪个行业都能用上自己研发的产品,尤其是涉及医药行业,有很多东西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国产药想完全替代还需要比较长的过程,但这个趋势我们还是愿意看到的。”
降价!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部门通过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两种“砍价”方式,让我国药品价格和老百姓的用药负担显著下降。
集中带量采购方面,我国7月将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在已经开展的六批药品带量采购中,采购药品共234种,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前六批药品集中采购平均降价53%,心脏支架平均降价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有力挤压了虚高空间。从改革的累计成果来看,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超过2600亿元。
胡善联说:“国家集采可以减少流通渠道的一些环节,有利于药企的资金周转,随着减少销售队伍以及资金周转加快,药品的价格就会非常明显地下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医保谈判的“杀价”威力同样不容小觑。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四次开展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累计把250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2021年累计为患者减负约1500亿元。
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于7月1日正式启动申报,这意味着第五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胡善联说,通过医保谈判省下来的钱可以更好地用在刀刃上,“把一些常用药、基本药物的价格降得很低,对社会和患者都非常有利,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医保基金也能够节省下来,把它投入到更有创新性的一些药物,更多好药能进入到医保报销目录。”
李玲告诉记者,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两种方式不仅给患者降低了用药负担,而且有利于药企和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我们现在集中带量采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而且我们更多倾向于国产药,鼓励国产的原研药和创新药。”
日前,国办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明确,今年要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一次集中带量采购。
张晓说,相比于药品来说,通过集采的方式来压降医用耗材的“水分”,给患者带来减负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很多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它比药品的降价空间还要大。因为很多耗材是没有规范的,也没有标准的,现在我们正在建立规范和标准。比如说现在目录内药品通用名也就不到3000种,但耗材可能有几万种。”
纳编!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获得感
纳入编制管理加上合适的薪酬,事关医生的劳动积极性和职业归属感,也与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优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密不可分。
国办日前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指导地方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编制资源,对符合条件的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可探索通过公开招聘等严格规范的程序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
李玲认为,用足用好编制资源对于留住宝贵的医学人才非常重要,“因为医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都是一辈子在从事这个职业。如果没有一个未来职业保障的话,可能就不稳定,也许中途会改变职业。”
胡善联建议,相关部门在整合医生编制资源的时候,尽量向农村和基层倾斜,“鼓励他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编制也不容易,像城市里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地来的学生留下来不容易,因为没有编制他就留不下。”
来自农村基层的执业医生侯清武说,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编制考试的条件应该适当放宽,“纳入编制管理给临时聘用的人员以机会和希望,但是也应该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年龄,因为有一部分在基层工作的医护人员40多岁了还没有解决编制问题。”
为壮大医生队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还明确,年内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培训全科医生3.5万人,培训住院医师(含专业硕士研究生)10万人,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向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倾斜。
侯清武说,这些举措肯定能缓解一部分基层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但是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人才留在基层,“部分订单定向培训的医务人员,到期后会到更好的平台发展。而一个医生的培养至少是5-10年,如果没有一种可行的机制就会让基层陷入无限的循环。一是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加强对全科医师待遇的保障,财政上面要保障到位。二是对优秀的人才要给予合适的平台,让其更好的发展。三是人员分配时尽量做到回家乡、回原籍工作,这样才有一种归属感。”
李玲也非常认同这种本土定向培养基层医务人才的路径,“比如说一个大学生,他不是本土本乡的,即使放到村里,他语言也不通,水土不服。所以国家现在在做的也是定向地培养本土人才,培养好了回到家乡为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