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微商网
2019-12-03 12:15:081993年,精品古着专卖店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WGACA)在纽约最繁华的SoHo区开门营业,只卖品相完好的一线品牌服饰。
当时市面上还没有欣赏古着的风气,二手奢侈品甚至都不是一个特别靠谱的生意。令人意外的是,WGACA一开就是26年,还另外新开了五家店。到今天,古着已经演变为一种自成体系的独特穿搭风格,曾经名噪一时的稀有单品在市场上炙手可热。
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古着和二手服装很容易混淆,其含义稍有不同。古着来自日文词汇“ふるぎ”,是指二手市场上买来的年代久远、不再生产的衣物。虽然听起来既小众又高端,但实际上古着既可以卖得很贵很贵,也可以巨便宜。
在日本,古着商店可大致分为平价古着店、奢侈品中古店和当代二手店三类。平价古着店里的衣服价格比较亲民,一件普通衬衫一般只要人民币一百元左右。从数据上看,以古着为代表的二手经济已经在发达国家持续增长了几十年。
根据美国最大寄售转卖网站ThredUP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约有5600万女性消费者购买过二手衣物,整个二手服饰市场规模高达24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这个数字将猛增至510亿美元。
TredUP分析认为,二手服饰增速如此之快主要归功于商品的循环售卖(Resale),古着就是循环售卖的典型。新消费趋势下,95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已经成为二手经济的核心拥趸,平均每三个95后中就有一个愿意付出真金白银。
循环售卖、循环使用的二手商品不只有衣服,年代久远的旧书、旧杂志、二手镜头、黑胶唱片、二手改装车现在都有繁荣的流通市场和无数粉丝。
影像行业百年老店徕卡和尼康曾在战争年代帮摄影记者记录下宝贵影像,到了和平年代,孕育出了无数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有记忆,转动光圈环、半按快门键的手指同样有记忆…
对于初入门的新手来说,二手市场上淘到一只正品镜头装到相机上勤加练习,既划算又不失逼格。口碑一流的经典镜头能在市场上流通多年而不过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摄影器材专卖店支持二手镜头回收和置换的原因。
站在产业链角度,二手商品的回收、修缮和流转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分工协作机制才能更有效率地运转,不同品类的二手商品要分开处置。比如,二手书商需要负责图书的质检、仓储、定价、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品质不符合再次出售的就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比如,二手镜头需要经过检测、修缮之后才能再次流通。这是一个将非标准物品转化为标准商品的过程,通过提高闲置物品的利用率,最终达到“少生产、再利用、再循环”的理想状态。
在学术界,这种带有些许乌托邦色彩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称为“循环经济”,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埃森哲也对这一概念表达了认同。在《变废为宝》一书中这家咨询公司指出,全球经济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和变革:向循环经济转型。也就是从传统商业的“获取——制造——废弃”转变为“获取——制造——再获取——再制造——重复获取——重复制造”的形式。
更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无法在短期内变成现实,是因为产业链内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多方协作障碍重重且成本高昂。国内已经有不少初创公司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阅邻循环商店就是其中之一。
从门槛最低的二手图书开始,阅邻先是从用户手中回收书籍,未达标书籍统一送往当地处理厂,有效图书则打包出售给B端合作伙伴。目前,阅邻覆盖的品类从图书扩展到了3C数码和日用品,试图通过为合作方提供一套成熟易用的二手商品管理及流通解决方案,来提高“旧物”利用率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能够进一步完善,供给与需求相关的数据能够更加合法依规地自由流动,理论上有助于预防社会消费品企业生产过剩、减少浪费,从而减小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