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微商网
2019-12-25 16:54:26原标题:对外开放 寻辐射全国对接世界钥匙 先行先试 百余项制度创新全国推广
进博会虽已结束,但是走进上海虹桥商务区、会明显感受到“进博会未曾落幕”,琳琅满目的延展商品延续着与海外购物近乎相同的体验。这是因为上海搭建首批31个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既留住了客商又建造起全要素贸易生态圈。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上海,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始终坚持加快开放步伐,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活色生香地书写着开放的“上海模式”。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背靠长江水,上海近年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最近,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开放枢纽。成都、上海,同处于长江经济带,同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节点。那么,成都应该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更好地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应该学习借鉴哪些“上海经验”,不断敞开大门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承接力
30余个平台,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冬日的上海,暖阳照射着这座繁华而忙碌的国际大都市。从黄浦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就来到了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侧的虹桥商务区。这里紧临江浙两省,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已在这里成功连续举办两届。
距离第二届进博会闭幕虽然已一月有余,但是走进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可以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进博会延展商品。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昆路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口汽车馆、食品健康馆、名品闪购馆、智能装备馆、美妆亲子馆……各个展馆分门别类地集聚着丰富的进口商品。
“这里面有七成左右为进博会的同款商品。”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朱菁说,进博会上集聚了众多全球首发的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但是进博会仅有6天时间太短了,而依托展示交易平台让境外商家有更多时间接触,让他们长久地留下来,深度挖掘中国市场,通过全面对接服务、孵化促进等一系列措施,把他们的产品可以转化为本地产业。
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连接世界的大舞台,是上海着重打造的一大开放平台,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年的第二届进博会吸引了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余家企业参展,逾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现场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达711.3亿美元。
如今,进博会已不再是一个“会”,更是一个源源不断地输出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红利的开放平台,其价值绝已不再限于买卖和交易。然而,每年11月举办的进博会只持续6天,全球市场对于交易服务的需求却是长期性的。怎样才能更好地留住客商?如何承接进博会的溢出和带动效应?上海实际上早已着力谋划和思索。
在上海看来,只有搭好平台建好规则,方能纲举目张。2018年进博会“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上线,将6天展会实景搬到线上,突出展示功能、交易功能、服务功能,去中间化、降成本吸引全球五大洲企业纷纷入驻。同时还建立了四大采购商联盟、18个交易分团“2+4+18”组织架构等,在展前、展中和展后进行一揽子制度安排,实现“参展一周、服务一年”开放平台服务延伸。
与此同时,作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核心承载区,上海虹桥商务区紧锣密鼓地编织起“1+N”的强集聚、多功能、广辐射的贸易平台矩阵,以组团式拓展、上下游协同的平台经济新模式,形成大会展带来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商务的发展新格局,构建起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到技术贸易,从一般贸易、保税展示交易到跨境电商,从贸易企业、第三方贸易平台到跨国贸易促进机构的全要素贸易生态圈。
在首届进博会举办之前,上海就搭建了首批31个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承接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就是其中一大主平台之一。据朱菁介绍,该中心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进博会的展品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进博会展品按照保税模式进入保税仓中,再用保税展示交易的模式,被发运到展示交易中心的特殊监管场所中进行展示交易,从而将展品转化为商品。这开创了“前店后库、店库合一”的全新贸易方式。目前,该中心已引进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品牌、1万余个单品,其中入驻进博会参展商上百家。
这一模式不但承接了进博会展品,同时也放大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为客商提供一条龙报关仓储服务和一站式供应链解决。除了主平台,虹桥商务区还同步崛起N个国际贸易平台。“1+N”的大贸易格局,带来更加多元的贸易主体,吸引各种跨国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入驻,不断拉长虹桥商务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产业链。
创新力
对标国际高标准,勇于先行先试和全国首创
聚焦重大平台,提升已有平台功能和能级,抓好重大创新平台、重大活动平台的建设,发挥好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探索多层次跨区域的合作新机制,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这是上海推进临港新片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大着力点。
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仅一街之隔,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为“1+N”大贸易格局中率先启动的一大“N”贸易平台,也是上海首批31家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之一。在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一楼门口附近,“中国海关”驻场办公标识特别醒目。“这是海关监管服务一大创新改革,为上海首个进驻卖场提供监管、咨询等服务的关外办公场所,既为进口贸易商家提供‘零距离’监管服务,也搭建起消费保障服务,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绿地商贸集团战略投资及发展部总经理林颖说。
探索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模式,是上海强化制度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前夕,上海首个保税展示展销平台在贸易港开业亮相,成为制度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实现了贸易港在原先“展示、交易、服务”功能基础上的关键升级。
林颖称,在保税展示展销模式下,中间环节减少,运营成本降低,场所内商品实现“海内外同质同价”,消费者享受与海外购物近乎相同的体验,对于引导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回流具有积极意义。上海海关以实地监管及信息化监管为手段,首次在贸易港内创新地设立海关监控中心并全区域布点监控,建立海关和企业的账册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步引入区块链手段记录货物全流程信息,实现安全高效监管。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国际知名品牌馆,二楼为国家和地区馆,三楼为综合品牌馆。自2018年11月开业以来,贸易港已累计接待客流量超过85万人次,接待国内外专业采购商代表团2000余个,举办各类活动80余场。
“以全方位对接服务进博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贸易港着力在建平台、引客商、促成效、发新品、优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林颖称,目前正在会同上海市相关部门准备开通进博会旅游线路,把境内外更多客流带到这里,今后将成为上海的一个网红“打卡”地,推动“产销贸商文旅”良性互动发展,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她同时表示,贸易港一方面“线上与线下同步、本市与外地并举”,连续举办采购对接、产品发布、展示展销等活动,帮助上下游企业达成采购订单,另一方面则通过贸易港平台,扩大进口商品资源。其逐渐成为集展览展示、采购交易、商贸服务、零售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以及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采购商开拓上游资源、消费者体验全球商品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贸易港已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7家客商入驻,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50亿元。
不论是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还是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这些承接进博会溢出和带动效应的开放平台,只是上海对标国际高标准勇于先行先试和全国首创,践行高水平开放的一个缩影。上海通过创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信息快捷联通,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新加坡是全球投资和贸易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上海在贸易上对标新加坡,为全面对外开放不断探索新路径。通过对标,进一步完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服务功能,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保税模块功能,营造高效运作的物流环境,提高区域监管服务水平,提升区域总部经济能级和区域改革创新的集成效应。如今,自贸试验区成为了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突破口。截至目前,累计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开放领域扩大,开放环境优化,让全球投资者纷至沓来。自挂牌成立以来,上海自贸区新增企业5.9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自贸区以全市1/5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生产总值、1/4的税收收入,集聚了全市45%左右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
辐射力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站上新时代新起点,上海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再仅仅关注贸易数据、资金流量、投资项目的增长,而是着力思考如何切实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功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上海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影响力。围绕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在国家大力支持和自身综合实力支撑下,上海积极谋划和布局,着力培育发展一批世界级的“上海总部”“上海平台”“上海价格”“上海指数”“上海标准”。
“上海虹桥商务区初始面积为86.6平方公里,今年11月扩容后达151.4平方公里。”走进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一楼展示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商务区十年发展历程与变迁、未来发展功能与规划。依托综合交通枢纽,这里着力集聚一批高能级贸易主体和功能型平台,形成若干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产业经济集群,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让虹桥商务区日益汇聚长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截至目前,虹桥商务区累计吸引各类总部类企业289家,其中投资主体涉及世界500强的企业16家,外资地区总部27家,国内外上市企业的总部或功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121家,另有125家行业领军企业总部。
11月13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后第三天,上海市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虹桥商务区要聚焦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建成总部经济集聚高地,到2022年打造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开放枢纽。
如何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辐射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是摆在上海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紧扣两个关键词:“一体化”和“高质量”;牢牢抓住三个重点区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虹桥商务区。
实际上,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虹桥商务区从一开始就打出了“长三角牌”和“全国牌”。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17个主要城市建立全面合作对接,一批功能性平台如长三角电商中心、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会商旅文体示范区联动平台等,构建起全要素贸易生态圈,成为长三角区域各类贸易主体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桥头堡”。
目前,虹桥商务区正在加快酝酿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和一批重点功能性平台,其中包括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虹桥国际企业创新中心、富力国际企业总部园、国际商会虹桥中心、“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等。在突出引进来的同时,虹桥商务区“1+N”平台矩阵还主动走出去,把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
记者手记
看齐长江头
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水平,在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牢牢紧抓“开放”,以开放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与上海相距千余公里,同属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成都,处于长江一头一尾的这两座城市有着不少共同属性和平台。学习借鉴上海的经验,把握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努力将成都打造成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都在奋力行动……
今年7月24日,首趟满载41车白俄罗斯乳制品的“绿地号”中欧班列(明斯克—成都)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然后进入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保税仓储和分拨,分销至国内30多家主要乳品龙头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同时记者获悉,绿地商贸集团正以成都为支点打造“一带一路”商品集散地,在成都青白江正在建设西南地区运营总部及结算中心、进口商品集散中心、西南区域投资总部,预计将于明年建成投用,通过“自产+海外直采+直销”模式构筑零售全产业链布局,形成国际贸易新零售集聚发展。通过进一步发挥贸易港平台资源及“蓉欧枢纽”区位优势,加快放大“一带一路”商品进口规模、扩大进口品类、推动新品首发,在成都全力打造西南“一带一路”国际商贸新高地。
不仅如此。2020年4月,代表着国际工业技术领域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在成都举行。这是中国工博会首次整体走出上海,分别在成都和深圳复制出两场工博会的“姊妹版”国际工业盛会,届时在成都将汇集全球600家工业领先企业。
工博会走出上海首先落子成都,这与地区发展规划及当地制造业格局有关。成都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制造产业的战略核心区,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工业体系,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上海承担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任,而成都肩负着成渝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的战略使命。去年6月和今年7月,川渝两地先后签署并深入实施《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推动川渝合作走深走实,为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这要求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上海以开放为优势和动力,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都与上海区位不同优势各异,成都该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学习借鉴上海经验,值得全市上下践行新发展理念,齐心协力深思、深研、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