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微商网
2019-12-22 08:20:56多家视频网站频频二次收费
12月12日《庆余年》再次登上了搜索热点,不过这回不是因为节目好看,而是因为腾讯视频推出的50元预点播服务。即在VIP抢先看6集的基础上,VIP会员再交50元可在更新时多看6集。
爱奇艺的做法类似,也是VIP会员50元始终多看6集。另外,爱奇艺还提供“逐集随心买”,每超前点播一集付费3元。
这两家网站的措施相当于在VIP之外增设了“VVIP”,而要获得这个身份就必须多交钱。
实际上,视频网站临时增加“二次收费”的手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今年8月份,《陈情令》在腾讯视频独家热播,临近大结局,网友被“惊”到了,不是因为剧情,是因为《陈情令》首创了“点播”收费,要多交30元才能解锁最后5集大结局。整个《陈情令》点播过程,腾讯视频收入超7000万元。
本来出钱购买会员的目的就是为了免广告,但是腾讯视频以及爱奇艺不仅没有为VIP会员去掉广告,甚至还变本加厉地添加剧内广告;如今又在预点播模式上打主意,收费还高得离谱,这个举动激怒了VIP用户。
有网友表示:“对这些视频网站的套路已经无感了,我觉得多少钱还好说,但你要是收费就一次性到位,二次收费真的缺乏诚信,让人很反感。”
还有网友抱怨:“手机上付费,pad还要付费,电视还要付费,却不支持投屏服务,这样的会员还有意义吗?宣传的时候说会员免广告,交过会员费,却在节目中间插广告,这种‘钓鱼’的手法太恶俗。”
视频平台对VIP会员二次收费,很多用户无可奈何,因为视频网站在用户协议里面早就留了一手,可谓是套路满满。
比如腾讯视频用户协议里面有规定:“腾讯有权随时对服务条款进行修改……您继续使用腾讯提供的视频服务,则视为您已经接受本协议的全部修改。”爱奇艺方面在协议中规定:“公司有权基于自身运营策略单方面决定和调整VIP会员服务内容。”
目前,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大视频平台中,只有优酷暂时还未采用“付费点播”等二次收费模式。
相比爱奇艺、腾讯视频的会员增速减缓,优酷会员却凭借着阿里88VIP会员不断增长。据统计,每100个88VIP会员里面,就有38个是优酷视频的会员。在2019年第三季度,阿里文娱的单季度营收为73亿元,增长了23%,同时在第三季度优酷日均用户同比增长了47%。
回应:探索付费模式
对于媒体批评以及网友的不满,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博士第一时间表示:“在网上为内容付费实在是太便宜了!因此,现在的爱奇艺有了二次收费。”
12月17日,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回应称:“为了满足用户的观影需求,我们在不断探索付费模式的创新,以更贴合用户的深层次需求。这一次在《庆余年》上引发的争议,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们对会员的告知以及消费心理的把握上还是不够体贴。”
同日,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也再次回应称,视频平台的内容在越来越多元,用户的需求也变得更多元。“我们的初衷是想满足用户更多元的内容需求,但可能没做好,未来希望能更多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做好排播的设计和告知工作。”
事实上,如何在保障内容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收入多元化已经成为视频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此次腾讯视频、爱奇艺关于《庆余年》点播付费的动作,在业内人眼中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尝试。然而,这种尝试显得有些急吼吼。
现状:视频网站普遍亏损
在美国,以HBO为首的premium 电视网,其核心盈利模式在于用户不仅仅要为服务付费,还要为高级内容溢价付费。在中国电视历史上,付费频道从未成为气候,用户只会为有线网络买单,而不习惯为内容付费。
中信证券传媒行业高级分析师肖俨衍表示,《庆余年》此次付费超前点播,几乎是国内视频行业首次尝试让用户对内容溢价来付费。他认为,平台和用户之间要尝试建立共赢关系,产业才能持久。目前国内视频行业会员费15元/月,几乎是最廉价的娱乐方式,低价的后果是平台持续亏损,“要知道,《陈情令》《庆余年》这些剧,即使是额外付费,大概率也收不回成本,从这一点看,用户和媒体也需要有一定包容性”。
视频网站亏损已是业内共识,根据爱奇艺三季报,公司付费会员达到1.058亿,创历史新高,会员服务收入37 亿元人民币,但是仍然存在28亿元人民币的运营亏损。上述券商人士指出,Netflix本土会员费13美元/月(折合人民币约91元),即使在墨西哥也有7.86美元/月(折合人民币约55元)。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的视频网站会员费是最低的,而视频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和会员费,如何合理地增加收入是眼下面临的问题。
肖俨衍还指出,视频平台应该搞清楚付费订阅模式的真正魅力。从2017年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收入结构来看,基本订阅占71.7%。也就是说,订阅仍占收入大头。如果内容足够优质,也可以采用高级套餐的模式,高级套餐的订阅会员针对新中产人群。他说:“世间万物都没有绝对,很多时候是平衡。VIP+点播其实是内容溢价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这个平衡是否成立,还要看具体用户端的反馈,但平台如果要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必须要注重平衡。”
“预付费”乱象多
除了视频网站二次收费问题,教育培训市场的“预付费”乱象越来越多。
预付费是指用户在使用业务之前预先支付全部(多次)费用,经营者通过发行预付卡、预缴存等方式游说消费者提前支付,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美业、洗浴等领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
预付费模式在诞生之初本来是件好事,对消费者来说,预付费通常能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提前获得宝贵的现金流。但是,最近几年,教育、健身等行业频繁发生倒闭跑路、用户维权的群体性事件,预付费模式屡屡遭受质疑。
首当其冲的是教育机构,今年10月,老牌英语机构“韦博英语”疑似跑路,涉及近万名学员、超亿元金额,不少学员身上还背着巨额“教育贷”,课不能上,每个月还得还款。尤其让学员们愤怒的是,直到事情爆发前一周,韦博英语还在做促销活动并收取学员新的学费,这一行为有恶意圈钱嫌疑。
今年年初,早教品牌培正逗点因为融资不顺,资金链断裂,多家门店关闭;两年融资近4亿元的少儿思维训练机构“成长保”被曝解散;今年4月,疯狂老师APP宣布于2019年4月30日停止运营。
对于“预付式消费”引发的纠纷,有关部门曾多次给消费者敲响警钟。
今年3月15日,中消协发布了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协助整理的《预付式消费舆情报告》显示,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营者不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虚假承诺随意降低商品或服务质量,设置不公平格式条款,关店失联、频现跑路,消费者个人信息遭泄露等。
7月12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
教育部等部门要求,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收取的预付资金总规模应当与服务能力相匹配,严禁超出服务能力收取预付资金,预付资金只能用于教育培训业务,不得用于其他投资,保障资金安全。
教育部等部门规定的标准是:“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此外,鼓励建立第三方账户监管机制,保护用户权益。
短评
企业勿要丧失诚信
失信者不会有朋友,失信的企业不会有忠诚的消费者。
视频网站刚刚开启收费模式的时候,就获得了大部分用户的支持。因为用户知道,视频网站如果要有更多的优质内容资源,就需要用更多的钱去买版权。
当前,国内市场的视频网站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各大平台无一不是在通过烧钱的形式留住用户。显然,烧钱模式以及过低的会员费不可持续。因此,适当提高会员费是一条正路,也是正常的市场手段。
然而,视频网站们吊足用户的胃口,再偷偷地二次收费、多次收费——显然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不诚信行为。
预付费乱象如此之多,也有关诚信。
如今科技发达,支付手段多样,完全可以做到“听一次课付一次费”。然而,很多连锁型的服务企业总是耍小聪明,动足脑筋要无偿占用消费者的资金,美名其曰“快速发展、抢占市场”。其实,想着如何把服务做得更好、最好,远比“跑得快”重要得多。
那些想要跑得更快的企业,应该向宜家学习学习。宜家的开店速度很慢,但它是公认的二十世纪伟大公司之一。撇开宜家很多商业创举不谈,单单是宜家的诚信以及对消费者的“无忧服务”就令很多企业汗颜。
宜家的大件商品都提供10年、25年质量保证,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瑕疵,只需扣除一定的使用成本,就可以换新的。就是因为这样的政策,有消费者使用了5年的宜家整体厨房,在面板出现细微裂纹后,就立刻换了一套新的;又赶上部分建材降价,不仅不花一分钱,还退回来一千多元现金。
如今,娱乐消费正成为家庭支出的大头之一,付费视频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视频企业应该吸取预付费等行业的教训,切勿鼠目寸光,因为诚信问题而失去消费者。
毕竟,诚信是企业的生命。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