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微商网
2019-12-15 18:58:45原标题:跑赢20年时间差!中国能向日本养老产业学到什么?
当老龄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紧迫的话题时,作为全球首个迈入老龄化的国家,日本在养老产业领域的经验为全球各国所关注。
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上,中日双方达成十点共识。其中,两国领导人同意,进一步深化两国利益交融,明确表示中日两国未来要加强在医疗康养、养老照护等广泛领域互利合作。
近期举办的上海交通大学·神户大学联合论坛暨第二届“创新·共创”中日企业创新合作论坛,也聚焦于老龄化社会的医学健康产业与社会系统创新。
那么,中日在养老领域合作的空间有多大?日本又有多少相关经验值得全球学习?
三大经验
日中投资促进机构秘书长、株式会社瑞穗银行理事冈丰树(Toyoki Oka)在上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以“城市化和老龄化等问题相结合”的“日本化”是当前与今后亚洲国家均面临的挑战。他以日本为例指出,在当前的日本,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健康寿命与实际寿命方面均有差距,其中男性的差距为9岁,女性的差距则为12岁,因此如何缩小差距很重要。
他认为,2050年的理想社会状态应是实现公平公正、富裕和可持续发展、任何人都可以安心生活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要分三步走,即活用医疗相关的大数据;扩大预防性产业;促使医疗财政的健全化和市场创新。“作为金融机构,我们能做的是,帮助个体主动进行资产积累、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使个体认识到,这是延长健康寿命的重要手段。”他说。
冈丰树称:“退休前,个人的资产积累一般总是处于上升阶段,那么,在退休后,我们所要做的是确保资产不要过于冲销。”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老年长期照护研究所所长章晓懿则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在应对老龄化方面较为从容和扎实,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10多部养老护理法律,比如《长寿社会对策大纲》、《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护理保险法》等,从制度上保障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她还介绍道,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仅有健康不够,还要有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鼓励有活力的银发群体重返社会,改善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安倍政府力推的构想。为此,日本政府还设立了“人生百年时代构想促进室”的部门,定期召开“人生百年构想”会议,邀请那些退休后凭借自己的兴趣不断学习、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老人们分享自己的经验。章晓懿认为,此举突破了传统观念,即老年通常与退休、疾病相联系。
德勤财务咨询公司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事业部副总裁田中克幸则表示,从日本的养老产业发展来看,仅依靠政府的财政至远远不够,因此,社会资本的参与与政府的出资能很好地形成互补;其次,预防保健阶段很重要,此举能从根本上缓解养老产业面临的压力;第三,日本当前也面临养老人才短缺的窘境,如何在有限人口情况下,确保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介入很有必要。
中日养老合作机遇满满
世界健康组织健康开发综合研究中心(WHO神户中心)医学官茅野龙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世界范围内整体老龄化的进程近年来都在加速,老龄化早已不是日本的特列,因此,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考虑老龄化问题。他举例道,以WHO的检测,如果说日本曾花了20年(从1975年~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那么如今随着一些不健康的方式、不婚不育的社会理念等综合因素,一些国家迈入老龄化的时间可能用不了20年。“而这是需要引起我们警惕的。”他说。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6月底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19:发现提要》报告,指出到2050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将从目前的72.6岁增至77.1岁,全世界80岁及以上人口也将从目前的1.43亿增加到4.26亿,占比达16%。人口老龄化导致工作年龄段人口比例下降,将大大增加社会保障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现场,“20年”是第一财经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时间表,一些专家认为中国与日本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有20年的时间差,中国当前老年人口在加剧,随着这一增长趋势,20年后,中国也将直面困扰日本社会当前发展的老龄化难题。专家们认为,如何利用这20年的时间差,走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前,是当前所急需思考的。
2018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了《关于开展服务业合作的备忘录》。基于该备忘录,双方于2018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中日养老服务业合作论坛”。今年9月,第二届论坛移师东京举行,中日双方各有200多人参加。同时,日本厚生劳动省也与中国的卫健委在今年达成了2份养老产业合作的备忘录。
日本驻沪总领事矶俣秋男非常看好未来中日在医疗康养、养老照护领域的合作机遇。“比如药物创新、精准医疗、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老年健康领域等都是中日产业、研发、投资合作的机遇所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