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微商网
2019-12-11 20:47:52原标题: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如何提升全球吸引力?
不管是王安忆笔下“有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感动”的上海弄堂,还是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亦或是李白笔下的“烟花三月下扬州”,从古至今,长三角地区都是中国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公开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5A级景区数量占全国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星级饭店占全国比重超过16%;浙沪苏皖旅游收入总和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接待入境游客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毫无疑问,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文化产业最为繁荣的区域之一。而在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下,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正在向纵深化发展。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长三角地区要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加强文化政策互惠互享,推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区域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12月5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认为,未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还需提升全球引领性和吸引力,协同开发更多的旅游二次消费项目,拓展更多衍生产品。未来在产品协同开发,市场、人才、资源的共享,信息、交通的互联互通等方面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提升全球引领性和吸引力
早在1992年,为推动区域旅游生产要素流动,长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便已成立,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已经开始发展。
如今,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2亿,人均收入水平迈入休闲度假旅游的消费阶段。《长三角旅游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长三角地区实现旅游收入达3.16万亿元,占全球近9%,同比增长16.6%;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数23.47亿人次,同比增长11.98%。
为进一步发展,《纲要》要求今后长三角地区“共建、共筑、合作”,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长三角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的确是非常有吸引力,既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但吴丽云认为,要达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需要在几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一是提高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与区域入境游客接待量及国外游客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形象认知有一定关系;二是长三角地区在旅游目的地建设方面能否把握新趋势,在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的培育和打造方面具有全球引领性;三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环境的优美性和旅游设施的完备程度,以及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这也是未来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所需要具备的一些基础条件。
“未来长三角地区可针对跨省、跨市的一些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的整合开发,包括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浦江、钱塘江、淮河、长江、太湖等旅游资源。可以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开发,来加强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间协同旅游发展。”吴丽云称。
吴丽云还认为,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需要一些大型知名品牌的旅游景区在长三角集聚,吸引全球知名品牌的主题公园的入驻,如目前上海的迪士尼,以及下一步将在上海开业的乐高乐园等,未来更多具有参与性、娱乐性的旅游企业将会进入长三角地区。
此外,《纲要》还提出,要继续办好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推介长三角文化整体形象。
据了解,为加强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合作、联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助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已于2018年举办。而今年共有870家参展商,以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9家海外文化机构参与了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展会前3天现场观众数约8.8万人次,现场交易额4.5亿元,签约额超50亿元,最大单笔签约额5360万元。
区域联动开发衍生产品
“在去年高铁开通之后,我去了黄山以及周边一些景区游玩,单程只用了2个多小时,而在此之前,因为嫌麻烦从未到安徽去旅游。”在上海工作的刘先生12月6日对时代财经称。
2018年底,一条串起“名城、名湖、名江、名山”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昌高铁杭黄段开通运营,极大得缩短了南京、上海、杭州至安徽黄山的时间成本。这条高铁沿线共有7个5A级、50多个4A级旅游景区。
就该条线路,《纲要》指出,未来长三角地区深化旅游合作,统筹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依托长江、沿海、域内知名河流、名湖、名山、名城等特色资源,共同打造一批具有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世界闻名的东方度假胜地。联合开展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推出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等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
“如今旅游的发展已不再像过去般囿于景区,而是一些具有创新、引领性的休闲体验型旅游综合体。”吴丽云说。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长三角地区还有很多旅游名胜需要有新的合作方式和产品,与此同时,依托景区的联动也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开发相关的旅游二次消费项目,并拓展衍生品经济等。
《纲要》提出,要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整合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互联互通的红色旅游线路。建设旅游信息库,建立假日旅游、旅游景区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旅游护照”等产品,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还要推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加强重点文物、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
吴丽云认为,从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市场协同性角度而言,未来加速协同还应进一步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区域手机统一化,实现导游资源、服务人员信息的共享,如导游人员实现长三角地区协同、统一上岗,而不用另外再去增加考试内容等。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信息、企业之间留存信息的共享等,需要跨区域资源协同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铁+酒店”目前存在的问题,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12月4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一般著名景区与高铁站及酒店的距离都较远,“高铁+酒店”要落实解决这个距离问题,交通体系是长三角旅游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来看,在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几个知名旅游发展区中,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要素和市场一体化方面做得较为到位,未来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在产品协同开发、对市场贡献、人才资源信息共享、交通和通讯的互联互通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吴丽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