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微商网
2019-12-07 18:51:08原标题:音乐节政策接近预期:重点审核电音、说唱类 支持地方办节
线下音乐节政策锚定中,客观上,变化有限。
据文化和旅游部(文旅部)网站消息,文旅部近日就《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包括加强演出活动管理、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加强演出新业态管理、激发演出市场活力、强化演出市场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六大类加强监管方向,包含着重加强脱口秀、相声以及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等细则。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对音乐节管理也做了进一步阐释。文旅部表示,要突出监管重点,对音乐节庆类演出活动,要重点对电音类、说唱类节目进行审核把关,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对演出现场、电子显示屏内容以及互动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演出举办单位防范人群踩踏等安全事故。
同时,监管层提出,要深入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计划,支持地方通过举办音乐、戏剧、杂技、舞蹈等演出节庆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支持具备条件的A级旅游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小镇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项目,促进夜间演出消费。
在票务上,文旅部要求,做好票务信息公开。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要按照《文化部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文市发〔2017〕15号)要求,及时公布全场可售门票总张数、不同座位区域票价,实时公示已售、待售区域。严格执行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演出门票数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经公安部门批准,全场可售门票数量确需调整的,应当及时明示相应区域并予以说明。此外,加强重点演出票务监管,加强票源流向监管等亦是重点。
对于日渐火爆的虚拟形象类演出,文旅部提出,运用全息成像、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技术展示虚拟形象进行营业性演出的,应当按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对现场演示内容进行审核把关。
事实上,《征求意见稿》符合之前监管节奏,变化有限。多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重点审核电音、说唱类节目早已实行,地方上也确实相对支持音乐节举办。“网易云音乐之前在电音上投入很多,就是因为政策转向受到影响。”有音乐领域创业者称。
同时,各地对于音乐节态度影响着行业走向。譬如,太合音乐拿到了北京难得的大型音乐节举办许可,“这对我们是个重大利好。”太合音乐业务负责人向记者坦承。
一线城市以外,还有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生活方式日渐趋同,我们也不用在一个地方特意调整阵容。全年草莓音乐节大概十几站,绝大部分都是盈利的。中国难道不应该开一百多个城市的音乐节?他们当然需要音乐节。音乐节门槛很低,未来会更多地类似于像电影院一样,跟着地产商走。”此前专访中,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沈黎晖还透露,摩登天空在文旅项目上,将有大动作。
另一头,音乐节市场难言非常乐观。小鹿角智库发布的《2018年中国音乐节市场报告》显示,经过2015年、2016年中国音乐节市场快速发展后,从2017年开始,音乐节整体市场规模增速开始放缓。2018年,国内市场共有音乐节263个,较2017年有轻微下滑。虽然较2016年音乐节存活率有较高提升,但2017年音乐节品牌在2018年的存活率仍未达到50%,这意味着,过半音乐节在第二年延期或者取消,仍是当前市场现状。据小鹿角智库统计,2018年,新出现音乐节品牌达到了140个,占整体52%。不过,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均落地且具备一定品牌性的音乐节,只占据市场整体约15%。从整体来看,中国的音乐节市场仍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大量新品牌出现,也伴随着大量音乐节消失。
目前来看,《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音乐节的监管政策变化有限,但政策锚定,对于急速变动的行业,无异于定心丸。
“意见反馈截止到2019年12月22日。”文旅部在关于《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