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微商品牌网
2018-08-08 09:32:12隐性债务超显性债务 地方政府化解风险 不搞“急刹车”
第一财经日报 陈益刊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不小但底数不清,已经成为今年各地防风险的重中之重。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相继部署摸底核查隐性债务规模,并逐步化解存量债务。
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公布了当地隐性债务规模。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这些已经公布的地区隐性债务规模均超过显性债务,有的地方隐性债务规模甚至是显性债务的3倍多,但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目前各地通过整合相关财政资金、卖地、出售资产等方式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
隐性债务规模大
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47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82万亿元之内,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警戒线。
不过在显性的政府债务之外,各地隐性债务规模增长较快。这在去年已经引起中央高层高度重视,遏制隐性债务增长和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政府公布的《彭阳县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实施方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彭阳县债务余额31.8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13.18亿元,隐性债务18.7亿元。如果将美丽茹河建设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付费统计入内,当地政府性债务总额为45.51亿元,债务率为51.46%。
第一财经记者拿到的一个省会城市统计隐性债务口径中,PPP、政府性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等过程中,形成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也被认定为隐性债务,因为这部分支出最终由财政承担。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公布的《关于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的通知》(下称《通知》)称,截至今年5月底,当地隐性债务(银行贷款)规模达24.18亿元,远超2017年底当地政府性债务余额6.72亿元。《通知》称,债务规模与自身财力不匹配,债务负担沉重,债务风险突显。
此前云南一位县级财政人士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地隐性债务规模是显性债务的3倍左右,债务负担沉重。各地隐性债务结构不一,但都有棚户区改造形成的债务。
在上述黄南州的24.18亿元隐性债务中,扶贫贷款占了六成多,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占了近三成。
彭阳县隐性债务主要来自三方面,即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项目和重大项目形成的债务;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形成的债务;历年工程欠款形成的债务。此外,当地美丽茹河PPP项目政府付费13.63亿元。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盛霖在去年12月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说:“从总的情况看,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在可控范围内,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隐性债务的风险。一是规模比较大;二是隐性债务集中在市和县两级;三是部分隐性债务对应的资产变现能力不强。”
各地纷纷出招化解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期也公开表示,隐性债务规模过大、增长过快、底数不清、风险不可测。为了严控隐性债务增量,中央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办法。事实上,上述地方已经出台相关举措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
为了降低债务风险,黄南州政府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提前偿还贷款本金。
比如,当地扶贫贷款未招标且未签订合同的资金,提前偿还贷款本金。已签订合同还未支付的资金,各县整合可用的涉农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支付已签订合同的未付款,剩余贷款资金用于提前偿还贷款本金,各地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和本级预算安排等方式五年内整改完成。对于棚户区改造形成的贷款,州本级和县通过出售公共租赁住房和狠抓房租等方式提前偿还本金,五年内整改完成。
目前地方在处置隐性债务风险时,一般用三到五年时间逐步分类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不搞“急刹车”,以免产生新的风险。
比如,福建省财政厅今年将督促市县制定降低债务风险的工作方案和分年度隐性债务消化计划,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统筹政府收入、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鼓励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妥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实现债权人、债务人合理共担风险,同时,注意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撰文称,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方面,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加强风险源头管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项目审核,管控金融“闸门”,决不允许以新增隐性债务方式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谁举债谁负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