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uosen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05-04 09:13:59浦发银行,一家曾经占据天时地利的股份制银行。不仅总部位于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更拥有令人羡慕的股票代码600000.SH。虽然市值不是最大,但拥有沪市第一代码,仍彰显其在资本市场独特的地位。
但是,最近两年,这家曾经颇受投资者青睐的银行,流年不利。
2017年,因为成都分行暴出775亿的违规授信大案被监管部门重罚4.62亿元。更震惊金融圈的是,成都分行造假造出零不良率,而总行居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这事甚至被监管部门直接言辞犀利的点名。
刷新三观的坏消息,让股价承压。投资者期望进入2018年之后能等来好消息,没想到,节前发布的年报和一季报又让市场失望。
在A股全部26家上市银行中,浦发是唯一一家20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银行。
放榜后首个交易日,即5月2日,浦发银行单日跌幅达5%,次日再跌1%,两天丢掉了200亿市值。当前市净率已经跌到只有0.8倍,资本市场似乎已经不太愿意给这家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银行以资产溢价。
如此看来,市场对浦发银行的最新业绩公告反应还是很大的。
浦发银行到底怎么了?从2018年一季度的业绩说起。
浦发银行利润三连降:A股上市银行唯一一家下降
虽然这几年中国银行业整体处于营收和利润增幅放缓的阶段,监管也日趋严厉,但是2018年一季度不少银行的业绩已经开始改善了。
财报显示:一季度A股26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总和为4065.25亿元,同比增长5.6%,这一增速较2017年一季度提升了2个百分点。
所有银行在一季度都实现了利润同比净增长,除了浦发。26家银行利润排行榜如下表:
尽管,浦发银行2018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只下降了1.09%,但是在行业普遍净增长的大好局面之下,仍然有点“鸡立鹤群”。
这也使得浦发银行与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及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利润差距扩大,这三家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看成是股份制银行中质地比较优良的选择。2018年一季度,浦发净利润143.05亿元,而招行有226.74亿元,双方差距扩大到83亿。
事实上,浦发银行的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为同比下降。
银行调节利润的手法很多,仅仅是利润下降,市场可能不会反应如此之大,更要命的其实是营收也在逆势下降。
从上面这张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第一季度26家上市银行只有4家营收为同比下降,其中浦发银行以同比减少7.72%位列营收跌幅榜第二。
2017年营收下降倒也情有可原,因为2016年5月开始银行业实施“营改增”。但是,2018年一季度与2017年一季度的对比已经不存在“营改增”的影响了,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此前营收同比下滑的银行,在2018年一季度都恢复了增长。
拆解财报,浦发银行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息收入的大幅减少:2018年一季度非息净收入为133.5亿元,同比减少30.76亿元,同比下降18.73%,其中占大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05.8亿元,同比下降13.21%。
事实上,浦发银行在股份行的对比中,也逐渐落了下风。
长跑乏力:浦发银行净利润规模掉队
8家股份行中,原本招行、浦发、兴业属于同一梯队,三者的利润规模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格局:兴业和浦发净利润差不多,前两者净利润一般占招行的净利润的85%左右。
不过从2017年开始,浦发银行净利润规模显现掉队迹象:2017年,招行归母净利润为701.5亿元,兴业银行为572亿元,浦发银行为542.58亿元。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与招行的净利润比值从此前的85%左右骤降至2017年的77%,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2018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奋起直追,也许全年差距会比2017年更大。
财务数据只是结果,更让市场担心的也许是浦发在一些战略性业务上的劣势,比如信用卡。
招商银行从马蔚华时代开始,果断转型零售业务,抢占信用卡市场,并凭借一卡通成功弯道超车。而长期以对公业务为传统优势的浦发银行,此前则在信用卡布局上错失了先机。
致命软肋:信用卡业务错失一个时代,奋起直追违规吃罚单
信用卡这个事情说来话长,可以从当初浦发和招行的不同战略路径选择开始写一本书了。
长话短说,时间回溯到2010年,看一下数据。2010年,浦发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只有472万张,而当时招商银行已经有了3477万张,就连资产规模更小的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也有913万张。浦发的信用卡发卡量在上市的可比股份制银行中垫底,这与其位居第一阵营的资产规模极不相称。
下表为A股可比的6家股份行信用卡发放情况:
了解这样的背景之后,完全可以理解浦发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追赶的紧迫性。
最近这两年,浦发银行的确在信用卡领域努力追赶。2015年时,浦发银行累计发卡量在6家银行中还处于最后一名,到2017年浦发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经达到4116.5万张,比2015年增加了接近3倍。虽然总量仍然不及招行的一半,但一举超过了兴业和民生。
在大力开拓信用卡业务下,浦发银行来自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从2010年的6.73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87.51亿元,增长了71倍,信用卡透支额从77.67亿元增长至4183.47亿元,增长了52.86倍。
但是,发卡量急速增加的同时,很多弊端开始显露,尤其是在合规方面。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在2018年开年,收到了上海银监局的罚单,截图如下:
因为2015年至2017年部分信用卡分期资金被用于非消费领域和证券交易,浦发银行被罚款175.165万元。绝对金额虽然不大,但在监管部门历次针对各银行信用卡部门的罚款中,这属于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监管部门在认定违规违法事实时措辞非常犀利,使用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措辞。
说到合规性问题,就不得不提2017年的成都分行大案,这刷新了很多投资者的三观——原本浦发是以风控比较优良著称的。
不良贷款飙升,内控失效:成都分行造假造出零不良率
2015年之前,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市银行中处于较低的水平,长期低于1%,在一众股份行和国有行中处于低位。
2015年开始,浦发银行的不良率开始飙升,从2015年末的1.56%上升至2017年末的2.14%,2018年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至2.13%,目前为26家A股上市银行中第二高的不良率水平,高居股份行首位。
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则从2014年末的215.85亿元飙涨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691.96亿元,增长了220.57%,这一增速在股份行中为最高。
2017年之前,浦发银行不良率的上升,并没有引起市场的普遍关注,直到成都分行775亿违规案件“炸晕”金融圈,被监管部门重罚,才引起市场的足够关注。
根据银监会在官网上发布的文章,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大案的大致情况如下: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监管部门言辞犀利的指出:“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内控严重失效、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合规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
造假竟然造出了零不良率!这不走心的节奏,难怪监管部门震怒。
最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被银监会罚款4.62亿元,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随着成都分行违规授信775亿元被罚,2017年浦发银行对西部地区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223.88亿元,同比增长132.21亿元,同比增长144%,而西部地区的利润总额也从2016年的盈利41.28亿元,转为2017年亏损122.24亿元。
市净率只有0.8倍 浦发银行不再享受估值溢价?
虽然,最近几年银行股低市净率已经成为常态,但是浦发银行的市净率水平降幅远超同行业,显示出资本市场的某种态度。
当前,浦发的市净率仅为0.8倍左右,而招商银行则维持在1.6倍左右,A股26家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也有1.05倍左右。
要知道在2007年大牛市中,浦发银行的市净率曾一度高达10倍,与招行的估值水平并肩。
如今,浦发银行的市净率仅为招商银行的一半。
10年长跑,浦发真的要掉队了吗?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